我国科学家研发高通道神经探针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神经探针是一种用来记录神经活动的针状电传感器,是脑科学研究和脑机接口中的核心技术。北京大学研究人员通过技术创新成功研发一种高密度、高通道的神经探针,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猕猴大脑全深度、高通量神经元活动的记录。其单根探针上集成了1024个可同时记录的神经信号通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24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神经科学》。
在整脑范围内实现多脑区、长时间、高通量、高时空分辨神经活动的记录,对理解大脑的神经机制、调控神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高通道神经探针主要适用于鼠等啮齿类动物脑研究,即便用于灵长类动物脑研究,也难以覆盖其整脑尺度。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段小洁研究员团队设计并制备了一种超薄柔性微电极阵列薄膜,通过如“卷轴”般特殊的绕卷组装工艺,制造出名为“神经卷轴”的神经探针。该探针长度可在1厘米到1分米范围内灵活设计,从而匹配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动物的大脑尺寸。
制备高通道神经探针的一个主要瓶颈是神经探针和后端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良好的电学连接可实现神经信号的精准采集与传输。为此,研究团队还研发了高密度柔性冷焊技术,实现了“神经卷轴”探针与后端电子器件的集成化、高密度连接。
段小洁介绍,团队利用“神经卷轴”探针,在猕猴大脑中实现了从脑表面皮层至颅底全深度覆盖的超700个单神经元活动的同时监测。此外,还在大鼠大脑中实现了长达两年的稳定神经记录,展现出该探针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长期记录稳定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平表示,这一突破性成果为多脑区活动的高通量同步监测、探究神经活动与行为学间的关系提供有力工具,未来通过多根探针的植入,可进一步实现从数千到上万个通道的神经记录,将对基础神经科学和脑机接口等转化神经科学研究带来变革性影响。
随便看看:
- [医疗健康]华美浩联签约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 [医疗健康]宜宾第15届整形美容节 宜宾韩美整形3月福利
- [医疗健康]伊康生物OEM隐形眼镜护理液:如何正确选择使用隐形眼镜护理液
- [医疗健康]修正药业盐酸伊托必利片通过一致性评价
- [医疗健康]让肺部磁共振成像从“不可看”到“看得清”
- [医疗健康]指南速递|骨关节止痛膏药选择好医生骨痛灵酊湿敷贴
- [医疗健康]山海联动!晋琼康养新生态链,“健康家园”在海南!
- [医疗健康]天津伊康生物制药:在医疗与公共卫生领域的深耕细作
- [医疗健康]富生翘丹清带你走出咽炎困扰,“小身板”藏着“大能量”
- [医疗健康]首创儿童立体护眼,inne蓝光盾叶黄素全面防蓝光保护视力领先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