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子记―陈国桢藏古代瓷盒及其捐赠古代陶瓷展”开展
江南游报融媒体5月12日电(记者 陈冲 编辑 江南)5月12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档案文博管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宁波市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承办的“合子记――陈国桢藏中国古代瓷盒展暨陈国桢捐赠古代陶瓷展”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博楼第二展厅开展,该展览将持续到10月8日。
本次展览以陈国桢先生所藏瓷盒系列为主体,展出的188件/组三国至元代的瓷盒中,有不少是首次与观众见面;通过合之始、合之形、合之色、合之文、合之用五个单元全景展示元代以前中国古代瓷盒的主要发展轨迹与基本面貌,反映古代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审美,探究小小瓷盒背后丰富的文化与历史内涵,弘扬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了解到,该展览的举办源于2022年12月陈国桢先生慷慨赠予上海交大的33件中国古陶瓷,通过藏品研究、陈列展览、教育活动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活化与创新了文物资源与传统文化的展示力与传播力,提升了高校博物馆与民营博物馆的专业化水平,是探索高校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之间可持续合作发展的有益尝试。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表示,时值“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与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博物馆、宁波市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通力协作,精选陈国桢收藏中的瓷盒系列,将中国“合子”的前世今生一一呈现,这批跨越西周至宋代、系统反映越窑发展历程的文物也在本次展览中悉数亮相。此次双展联袂举办,以“盒”为媒,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公众可以在欣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珍品的同时,体悟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审美情怀;以“合”为美,高校博物馆与社会力量的精诚合作将为文化遗产的研究、诠释、传播与创新赋能,和合相生,美美与共。
盒者,有盖有身,合二为一,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古称为“合”或“合子”,取其闭合、聚合之义。盒可以说是用途最广的日常器具之一,用来盛装各种重要、珍贵、私密的物品,茶食丹药、香粉朱黛、金玉细软、笔墨印色、闺阁心事,物物皆可入盒,事事皆成开合。空与用,开与合,在这看似简单的容器里,蕴藏着古人朴素的生活智慧,亦成就了一个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
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宁波市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在致辞中说,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共享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展览展示、教育活动、图录出版等方式积极弘扬中国陶瓷文化。但我深知,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让这些文化遗产的研究、诠释和传播最大化,博物馆与科研机构是它们最好的归宿。2021 年,我从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处得知上海交通大学正在筹建博物馆后,我当即表示愿意捐赠珍藏的33件古陶瓷,这也是继2015年我捐赠故宫博物院19件越窑青瓷之后最大的一次捐赠。
此外, 在当天下午,活动主办方还举行了“‘合子记’展览学术座谈会”,该座谈会由上海交通大学博物馆执行馆长李仲谋主持;浙江省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与宁波市千峰越窑青瓷博物馆馆长陈国桢、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华莎、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陆明华、复旦大学文博系副系主任刘朝晖、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罗鹏、上海博物馆陶瓷研究部副主任彭涛、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陈鹏飞等十余位专家学者、收藏家、非遗传承人济济一堂,围绕古代瓷盒丰富的历史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传承发展进行了交流研讨。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