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完结 流失文物的归家路才开始
一个短剧所讲述的文物回家之路,投射了一个国家重新找到方向的寓言:一个国家穿过了晦暗、曲折的回廊,正在向现代化走去
“家人,我在外面流浪了好久,我迷路了。”最近,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有关文物保护及追索话题成为网络热点。5日短剧上线最后一集,“下一站是,瑰葭(归家)路”再度戳中网友泪点。
一盏从大英博物馆出逃的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化身成了一个可爱的女孩,遇一名在海外工作的中国媒体人,随后俩人共同踏上归家之路的故事。
《逃出大英博物馆》每集都只有几分钟,剧情也很轻松、幽默,但是泪点却不少。公交车上“瑰葭(归家)路”的语音报站,最后文物之间的隔空对话,都很动人。“琴师陶俑伯伯,笛师陶俑阿姨让我告诉您,那首未完的《长歌行》,大家再一起奏完吧。”哪怕仅仅看这些文字,心弦都仿佛被触动。
现在这部短剧的播放量已经达到了数亿,成了一个现象级的爆款。这部短剧之所以能出圈,除了质量本身之外,还是因为有着某种寓意,而这种寓意引发了集体的共鸣。
短剧讲的是个“寻路”的故事,一个展品想找到回家的路。小到个人,大到民族、国家,“寻路”又何尝不是一个最重要的主题呢?其实,文物就是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的注脚,她们标记着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存放的中国文物至少有164万件,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就多达23000多件。这个数字本身,就在说明一个国家的艰辛——她曾经歧路彷徨、无所适从,这些文物也仿佛迷路一般,纷纷流失。
但现如今,一个短剧所讲述的文物回家之路,投射了一个国家重新找到方向的寓言:一个国家穿过了晦暗、曲折的回廊,正在向现代化走去。这些文物也仿佛成了这个宏大叙事的隐喻,她们也开始“寻路”——当然这是个双向的过程,文化自觉的当代中国人也在寻找她们。
或许这才是这个短剧真正让人泪目的地方,它让人不自觉在脑海中浮现了一幅近代百年的历史场景,并引发人们今昔之别的感慨。风雨如晦的岁月终究过去了,人们在手机屏幕前,在一个轻松自如的场景下,却再一次在文物的身上,摩挲过去的沉重。
有意思的是,这一次将文物请到聚光灯下的是短视频,是一个属于当代的传播形态。文物并不会说话,剧中“隔空对话”的桥段完全是一种想象,是创作者们为文物赋予的故事,用一种当代的、年轻的审美结构,重新为文物赋予内涵。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在“创造”文物,这当然并不是制造的意思,而是创造一种共识性的审美体验。就像看到《千里江山图》,人们不自觉地泛起一股家国之念。如今流失海外的文物,也被我们寄予了新的意义——她们的流失,代表过去的不幸;如今的家园已经山河一新,也准备好了迎接她们归来。这个过程也许不容易,但相隔万里的乡愁,已经由此整体性地建立了起来。
《逃出大英博物馆》是个如寓言般的故事,也愿这样一部通俗的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流失文物的关注。毕竟,文物回家的过程并不像故事讲述得那般容易,过程中也不会有童话,这背后是千头万绪、异常繁难的法律诉讼与国际协作……所有这些,都还有待我们持久地努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清波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