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娱乐圈 正文

《问苍茫》热播:“人”“史”“诗”皆在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20 10:07 点击:
导读: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 (记者 高凯)充满青春感正年轻的伟人、新颖的多线叙事、艺术化的镜头语言,电视剧《问苍茫》近期开播,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凭借多方面的精耕与创新吸引了颇多关注。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和湖南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重点项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问苍茫》讲述了从中共一大归来的青年毛泽东在1921至1927年间以一个“探路者”“早行人”的姿态,先后投身工运、农运、国共合作、农村调查,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热血故事。

《问苍茫》热播:“人”“史”“诗”皆在(图1) 电视剧《问苍茫》。剧方供图

  《问苍茫》着重呈现的,恰恰是伟人成为伟人的成长过程。从开篇的江泳、唱山歌、再到与家人相处,与恋人的日常对话,《问苍茫》通过对青年毛泽东生活与情感的细腻描摹,将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呈现出个体成长的酸甜苦辣,展示出人物性格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让历史人物回归“平凡”,历史亦由此有了温度和情感。

  随着剧情推进,除毛泽东外,陈独秀、李大钊、杨开慧、孙中山等历史上的知名人物轮番登场,据悉,剧中有名有姓的角色大约400个,至少350个有历史人物原型。尤为难得的是,在《问苍茫》中,这颇具史诗感的人物群像做到了每一个都被呈现为立体而生动、倍感真实的“人”。

《问苍茫》热播:“人”“史”“诗”皆在(图2) 电视剧《问苍茫》。剧方供图

  以具体的人为切口的同时,《问苍茫》在大历史的呈现手法上亦值得关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在叙事上往往需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问苍茫》集中讲述了1921年至1927年间发生在华夏大地上的革命道路探索故事,特别之处在于,该剧创新性地以毛泽东、陈独秀、孙中山、蒋介石等人为焦点,分几条人物主线进行了多空间的多线叙事。如此的叙事方式不仅呈现出节奏和地域差异化的审美,更在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之间,铺展开彼时不同方向思想与行动的情状,于无形中脉络清晰地呈现出时代进程中深层的历史逻辑。

  “人”和“史”点面兼顾,令《问苍茫》在充满生动生活气息的同时达成相关题材应有的深度,而与此同时,该剧以具象化与意象化相融的表达呈现出颇具诗意的审美同样给人深刻印象。

《问苍茫》热播:“人”“史”“诗”皆在(图3) 电视剧《问苍茫》。剧方供图

  隐喻、象征、留白,中国叙事体系中的典型意象手段均于《问苍茫》中自然融入,并起到了升华主题的作用。此外毛泽东诗词名句的适时出现,不仅强化了人物气韵,亦为整部作品增添了诗意飘逸之美。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问苍茫》以更立体、生动的叙事呈现伟人的成长过程,用符合年轻观众审美需求的表达探讨个体与国家、青年与时代的关系,将宏大厚重的主题内化为人物角色的成长与信仰,完成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的又一次“人”“史”“诗”皆在。(完)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