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斯卡拉,重逢《吉赛尔》
《吉赛尔》是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 (演出方供图)
■本报记者 柳青
从今晚起,意大利芭蕾学派“最佳代言”的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即将在上海大剧院连演四场浪漫主义经典芭蕾舞剧《吉赛尔》,这支古典名团开启新一轮世界巡演,中国内地仅一站,留给了阔别六年的上海。
春日晴暖,上海大剧院被斑斓春色包围,舞团成员们在装台和排练的空闲,熟门熟路地去四周的咖啡店放空片刻。斯卡拉歌剧院艺术协调安德烈·康普洛伊说,舞者们对这里的一切感到亲切,时隔六年故地重游,他们欢喜地交流“喜欢的餐厅还在老地方”。
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与上海以及上海大剧院前缘颇深。舞团2006年首次访华,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舞团最具代表性的舞码之一《仲夏夜之梦》。2018年,舞团再访上海,在上海大剧院演出芭蕾舞剧《堂·吉诃德》,选择了著名舞蹈家鲁道夫·努里耶夫编导的版本。那年《堂·吉诃德》的卡司里有一对年轻的搭档——担纲主演的尼科莱塔·曼尼和蒂莫菲·安德里亚申科台上台下都是“情侣档”。
如今,舞团和上海大剧院再续前缘,率团的新任艺术总监曼努埃尔·勒格里斯是努里耶夫的学生。这次《吉赛尔》的一对主演仍是尼科莱塔·曼尼和蒂莫菲·安德里亚申科,他们从情侣升级为夫妻,在上海大剧院的演出,是他们第一次以夫妻身份同台演绎《吉赛尔》,艺术总监和演员都形容这样的经历是“爱情奇遇”。
勒格里斯也是这版《吉赛尔》的导演。他曾是巴黎歌剧院的传奇芭蕾舞者,被众多芭蕾爱好者视为“男神”。2014年和2016年,勒格里斯两度在上海大剧院出演芭蕾Gala《世界芭蕾明星炫舞之夜》。作为舞者时,上海观众对芭蕾艺术的热情与专业了解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如今,从艺术总监的角度,勒格里斯期待上海的高水平观众能够发现斯卡拉新一代舞者的魅力,并且深入地了解舞团背后深厚的古典芭蕾艺术传统。
《吉赛尔》是芭蕾舞的“传统戏”,它的诞生标记了浪漫主义芭蕾的兴起。1841年,《吉赛尔》首演于巴黎,来自意大利的芭蕾女伶卡洛塔·格里西一鸣惊人。这个女孩正是毕业于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学校,在科班训练中习得意大利芭蕾学派的精髓。她被法国芭蕾舞者兼编舞朱尔·佩罗发掘,成为他的搭档,随他来到巴黎。
《吉赛尔》是卡洛塔的仰慕者们和爱人为她量身定制的作品。诗人戈蒂埃与剧作家圣·乔治从雨果和海涅的作品中得到灵感,以鬼魂“威利斯”为主题,创作了《吉赛尔》的故事。这个故事和同时期鼎盛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及绘画拥有共通的诉求,即以女性的、自然的、情感的力量去抵抗工业革命的技术狂飙。这一时期,得益于足尖鞋的推广,芭蕾表演的足尖技巧突飞猛进,产生了两种分庭抗礼的舞蹈流派,一种追求轻灵的仙气,另一种强调活泼健美的生命感。《吉赛尔》是独特的,也是划时代的,在于编舞巧妙地利用“死于情伤的女孩变成女鬼”的故事线,让同一个女主角兼容了当时的两种表演风格——吉赛尔既是有温度的邻家女孩,又是飘渺的午夜精怪。上下两幕,明媚的农家生活与可怖的鬼魂世界形成强烈对照。吉赛尔因为被扼杀的爱情而绝望,然而,化身鬼魂后,她仍坚定地保护和挽救了曾辜负她的爱人。吉赛尔的宽恕,不仅给对方生路,也使她自己免堕于厉鬼的深渊。
自卡洛塔以后,吉赛尔这个角色对后续一代代的芭蕾女伶构成巨大的挑战,她们不仅要胜任高速旋转和腾跃等高难度技巧,更要准确地把握情感的强度和激情的尺度。所以《吉赛尔》一剧被公认是衡量芭蕾舞者表现力的试金石。这是斯卡拉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历代首席舞者为这个古典芭蕾舞剧中复杂迷人的女性角色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谈论这支舞团的传承,《吉赛尔》是不能绕过的。尼科莱塔·曼尼说,她和“吉赛尔”一起长大,她是学徒时,看着斯卡拉的前辈们演绎“吉赛尔”,她接到的第一个主角,也是“吉赛尔”。
曼努埃尔·勒格里斯也感叹:“这是一部值得芭蕾舞者用一生去演绎的剧目,20岁时能演,到40岁时还能演,但20岁和40岁演出来的意境,一定是不同的。”他颇有感触地补充:“芭蕾最终追求的不是登峰造极的技巧,而是在技巧中传递生命和情感的体验,并且无私地把这些分享给年轻的艺术家们,努里耶夫曾这样教过我,我看到斯卡拉的前辈舞者们也这样教过尼科莱塔,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传承。”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