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佑慈善基金会20周年:守护生命,点亮孩子希望之光
缘起与初心
2004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这一年,《基金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首次提出了鼓励非公募基金会发展的意见,被视为非公募基金会的破冰性文件。自此,中国基金会行业尤其是民间基金会步入蓬勃发展时期。
同样在这一年,爱佑慈善基金会的前身北京市华夏慈善基金会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成立,成为001号非公募基金会,也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民间基金会之一。
作为一家由企业家发起的基金会,爱佑在运营公益机构的思路上天然就带着企业家的精神和禀赋。把商业上成功的经验和思路代入公益慈善,爱佑从一开始就对公益项目的设计提出标准化、可复制、可度量的要求,这也让爱佑走上了一条“难而正确”自己运营公益项目的探索之路。
一群做企业的人开始做公益,即便目标很清楚,但如何破局下手,摸索出第一个成功的模式仍是艰难的。爱佑慈善基金会创始人王兵如今回顾爱佑最初找到“突破点”的过程,将其形容为是在用产品思维打造公益项目。
把儿童作为受益群体是爱佑很明确的选择。2006年,经过了多次实地走访和与医疗专家调研访谈,爱佑最终选择了经济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这一方向。彼时,国内开展单一病种医疗救助的公益项目还很少,往往都是国际组织在一些偏远地区运作类似的项目。
爱佑童心项目救助的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
要把公益项目做成“好产品”,需要有统一的执行标准,执行过程要高效,还要经得起规模化对项目模式的验证。另外,“好产品”还讲究交付,对公益慈善来说,交付是两端的,一端是对受益人的交付,另一端是对捐赠人的交付。这就决定了爱佑的先心病救助必然要从模式上创新。
爱佑选择与高水平的医院合作,由患儿在医院提出救助申请,出院时由爱佑直接与医院结算患儿自费的部分费用。从一开始艰难拓展合作医院,到项目做出口碑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的认可,自此爱佑才开始了在儿童公益路上的稳步前行。这个在当时创新的救助模式也延续到了现在,在今天公益行业许多医疗救助类的项目的设计中都有其影子。
企业家精神就是要“敢”,敢担当、敢创新、敢突破。爱佑在众多企业家的管理和运作中不仅有来自商业的管理经验,更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敢担当,是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用公益慈善的具体实践稳稳落地;敢创新,是打造全新模式,让公益的效果一样可评估、可度量;敢突破,是要敢选择用尚未被尝试的方法做没有做过的事。
战略与发展
“给生命一次机会,给孩子一个未来”,这是在爱佑的首个系统化项目“爱佑童心”——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救助项目在首家定点医院落地仪式时的一句发言,它象征着爱佑的初心,并成为爱佑的使命。
截至目前,爱佑慈善基金会20年间已累计公益支出超过26亿元,救助超过10万名大病患儿,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2,100个县;培训了1,500多名基层儿科医生;为超11万人次的患儿及其家庭提供了住院期间的医务社工服务;每年为4,000名困境儿童提供各类救助和保护。这100,000余名孩子背后是万千家庭,他们的人生因此而改变。
爱佑慈善基金会项目体系
2008年,经国务院审批,爱佑慈善基金会正式在民政部注册,成为一家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2018年,爱佑获得公开募捐资格,成为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爱佑四次荣获我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获《福布斯》中国慈善基金会排行榜第一名、《南方周末》中国公益基金会品牌榜第一名等,并连续多年获得中基透明指数满分。
爱佑慈善基金会获得荣誉
在使命的驱动下,爱佑在慈善实践中凝练出了“平等、正直、担当、创新、合作、科学”的价值观,也成为了基金会20年发展的基石。
在机构稳步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爱佑形成了一套从0到100,000的公益战略,可以归纳为:聚焦、体系化、创新、技术。
这几层战略之间,其实是环环相扣的。为了系统解决社会问题,就需要项目实现规模化,产生影响力;因此聚焦关键点进行突破,在不断地复制中验证,形成项目体系,进而实现规模化;同时,要不断尝试用新的模式和方法解决社会问题,项目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迭代;而技术的力量是“加速度”,拥抱新技术加强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带来突破性的变革。
基于这样的战略,爱佑所有的公益项目,都经历了实地调研、理论模型、落地实验、模型修正、结果验证等环节,以此保证发现真正的社会问题,提供有效、可实施的解决方案,并不断迭代,从而持续带来真变化。
从最初的先心病救助项目,逐步拓展到血液病、实体肿瘤、其他儿童重疾;从与高水平医院合作开展医疗救助,到与儿童福利机构合作养护病患孤儿;从经济救助解决“看不起”病的问题,到支持儿科学科发展助力医疗水平欠发达地区儿童“治不好”病的问题,再到开展医务社工服务改善儿童就医、治疗过程“痛苦大” 的问题;从儿童医疗到儿童保护,围绕儿童的生存发展等问题继续探索努力……在20年的公益实践中,这样一套战略成就了爱佑从0到1到100,000的成绩。
爱佑儿童医疗项目受助患儿
项目实践与影响力
20年来,爱佑聚焦在儿童公益领域,围绕儿童医疗和儿童保护两大议题积极探索专业化、系统化的救助和服务模式,为我国儿童健康成长和新时代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爱佑把实现影响力慈善,总结为真问题、真变化、真效果。
儿童医疗项目
以儿童医疗为例,“真问题”聚焦在“看不起、治不好、痛苦大”三个方面,爱佑提供的是“患儿救助、儿科诊疗水平提升,患儿就医支持”三类解决方案。
以“爱佑童心”为例,从2006年至今已累计救助了超过74,000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先心病患儿。这个项目运行18年来,有很多孩子因为在幼年时的一次手术机会,而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有的家庭因为孩子治好了病,父母开始了新的事业奋斗,走向小康;有的孩子在初高中的时候,如愿以偿的加入了学校的篮球队;有的孩子在治愈多年后也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些孩子和家庭身上的变化,就是一次手术的“机会”带来的真效果和真改变。
“爱佑童心”这个项目和全国几十家知名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儿童医院和大型综合医院的心脏外科合作,伴随着我国先心病诊疗十几年的发展,看到许多患儿因本地医疗资源欠发达而不得不异地就医,因此带来更重的经济负担。爱佑由此开始关注儿科诊疗水平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爱佑儿童医疗项目体系中所提供的“儿科诊疗水平提升”这一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省级层面是配套成组式的学科带教。爱佑支持由高水平的医院,比如说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去带教省级儿童医院的心脏、血液、肿瘤等学科,全面提升目标医院学科整体水平,逐步实现“大病患儿不出省”的目标,提高医疗可及性,让更多患儿能够在本地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在当地治疗、手术的医保报销比例都远高于跨省就医,这样社会成本就大大降低了。
乌鲁木齐儿童医院团队独立开展各类先心病手术
2024年4月,在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乌鲁木齐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给出生28天的妍妍摘下了呼吸机,血氧饱和度一切正常,小宝宝终于自主呼吸了。一个月前,妍妍出生后发生了新生儿窒息导致的肺部感染,很快又检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一路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经历了11个小时转运到乌鲁木齐,经过数小时的手术后才转危为安。先心病手术中,越低龄风险越高,越是考验整个医疗团队的能力。而为妍妍主刀的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心胸外科团队,在三年前完全不具备自主手术的能力。
医护人员精心照料术后恢复良好的妍妍
正是在爱佑儿童医疗行业支持项目的带动下,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对其展开一对一的学科带教,帮助这家医院共建起了在新疆的儿童心脏中心。在三年时间里,这家医院的门诊和手术量达到带教前的四倍。带教前,由外部专家团队飞过来一年做52例手术;带教两年后,一年282例手术全部由本院主刀医师、麻醉、ICU和护理团队独立完成,实现0到1的突破,这就是“真变化”的体现,像妍妍这样需要紧急手术的孩子,可以不用再长途跋涉,千里求医。
为了保证“真效果”,爱佑对带教效果评估不是只以手术量作为单一指标,而是围绕医疗水平和质量安全的评估核心,建立起包括3个一级维度、8个二级维度、48个三级指标在内的多元指标体系,保证项目效果真实、可靠并且可持续。辅以医疗救助实现更多患儿、更高诊疗水平的正循环,做到改变看得见、发展不间断。
儿童保护项目
而在儿童保护的框架中,爱佑把目标锁定在了困境儿童。和大病儿童及家庭不同,困境儿童的问题更复杂、更个性化,这就意味着项目设计和执行都更有难度。
2016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对保障这群面临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孩子的合法权益和健康成长给出了具体要求。当时,爱佑在开展各类项目的过程中,接触过很多偏远地区的困难家庭的孩子。他们有的父母离家出走,无人照料,吃饭和生活安全都成问题;也有父母外出务工,祖辈无力照顾,而变得性格孤僻偏执;还有些残疾的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只能长年在家卧床……
爱佑安生项目服务儿童
为了帮助这些孩子,“爱佑安生”——困境儿童救助与保护项目以“找到最有需要的孩子,提供最有效的服务”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找到最有需要的孩子,聚焦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其次,建立理论模型,解决方案要有理论依据,要基于循证,保障专业性,不能是“我觉得孩子需要这样的服务”;下一步是落地实验,解决方案是不是能够适应当地具体情况,包括政策环境,合作伙伴的理念、能力等,以此为参照去做模型的修正;之后是结果验证,去检验是不是能够带来真变化,效果能不能持续,能不能异地复制。
爱佑安生——困境儿童救助与保护项目风险评估与干预服务机制
“爱佑安生”项目服务流程
“爱佑安生”项目模式至今仍在不断迭代,以项目带机构的方式去赋能基层的在地儿童服务网络。通过项目培育和孵化一线社工机构,提供方法工具,赋能一线工作者,机构能力提升之后再去推动政府支持,通过服务购买吸引其他社会组织来嫁接项目,共享渠道网络,实现高效多元特别是可持续发展。
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当时全面脱贫攻坚战尚在吃劲阶段。爱佑安生儿童主任在一次探访中发现了独居的两姐妹。一张单人床、一个残破不堪的柜子、一根塑料绳穿起来的“衣架”,这就是姐妹俩的家。两姐妹的风险等级被评定为“高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从那时起,儿童主任定期为姐妹俩提供各种食品和生活用品,还与村委和各方沟通,通过各种途径保障两姐妹的人身安全。在爱佑安生项目的支持下,姐妹俩的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家里不仅干净整齐了很多,洗漱设备和基本的家具也都配备上了,生活条件大幅度提升。除了生活上的支持,儿童主任也努力的帮两姐妹联系了寄宿学校。
目前,两姐妹都回到学校继续上学了,家里也在政府支持下搬进了安置的新房。周末的时候,她们会一起回到家里,儿童主任也会定期在周末来看望她们。有空的时候,儿童主任还会带着姐妹俩去县城玩,丰富姐妹俩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帮她们开拓眼界,看看大山外的生活。两姐妹还为一直关心她们的捐赠人,写了一张明信片,孩子们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她们最真诚的感谢。姐妹俩的风险评估等级明显降低了很多。
独居姐妹俩在爱佑安生项目支持下茁壮成长
服务类的公益项目,往往很难评估效果,是因为缺乏评估的体系和工具。爱佑安生项目为了突破这一点,设计了针对困境儿童的风险评估体系,通过一些列指标评估困境儿童在接受项目服务前后的风险等级变化,来衡量服务的效果。这不仅是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更是为了让捐赠人看到明确的结果。
公益创投与联合议题探索
爱佑公益创投项目
自2008年以来,国内公益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2013年,当时国内很多优秀的社会组织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这个阶段要求机构具备更强的组织能力以支持机构的长期持续发展。
2013年6月,爱佑发起公益创投项目,依托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资源,为社会组织提供定制化资金、资源拓展、战略指导、管理(HR、财务、IT)辅导、品牌活动等多方面支持。爱佑公益创投项目包括“爱佑益+”——多维度公益资助和“赋能社”——公益人才能力建设。爱佑公益创投项目,累计资助社会组织、公益机构达120家,覆盖环境保护、教育、医疗健康、人类服务、扶贫与发展、动物保护、艺术文化和行业支持8个公益大类110个子领域,培训覆盖了超过300家机构的3000余人次,全方位赋能中国公益生态。这一项目在2018年荣获“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公益创投是爱佑在儿童医疗、儿童保护之外的第三大业务板块。爱佑为此也开发了一套投前、投后整套评估模型,依此进行项目筛选、项目跟踪、投后能力建设效果评估,并根据模型数据的持续积累不断优化资助选择和资助方案制定。公益创投间接地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在运作方式上更具备创新性。和商业投资不同,公益创投的回报更多是在环境层面和社会层面,风险高、收益少、见效慢,因此被称为“耐心资本”。
爱佑公益创投项目资助机构业绩与资助成果
从2013年到2019年间,爱佑公益创投项目支持过的公益机构,如今仍然活跃在中国公益各个领域,很多机构也成为了细分赛道中的佼佼者。
独行快、众行远:联合议题探索
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爱佑也在“独行快、众行远”的路上继续创新探索,以“联合议题”的方式——聚焦细分领域,用项目带动机构发展。
爱佑长期都是自己设计、执行项目,单点突破,规模化复制。2023年,爱佑牵头联合了12家国内一线司法社工机构,共同发起“云开计划——未成年被害人保护的专项行动”。这是一项专门面向受侵害儿童提供救助与保护的创新公益尝试。这些司法社工机构,虽然都是各地独当一面的专业组织,但在公众视角里仍是小众议题。
在项目设计上,爱佑以循证为本,共同制定《未成年被害人保护救助指南》,建立司法社工社群,通过定标准、推规范、案例探讨、培训督导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特别是司法机关的密切合作,为遭受性侵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全链条、全流程和全内容的专业服务。同时,通过议题发声,不断扩大社会关注度,增加社会公众参与度,形成政策有保障、机构有能力、服务有标准、社会有参与的良好生态。
爱佑不仅通过项目支持这些司法社工机构,为受侵害儿童提供全链条、全流程的服务,也不断带动着这些所谓的“小众”组织,走向更广阔的大舞台,收获更多的社会力量支持。
运用数字技术让慈善更透明
数字化基金会建设
公益慈善事业中,公开透明始终是最重要的生命底线。
自创立之初,爱佑慈善基金会始终把公开透明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近年来,通过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业务数据、捐赠数据、财务数据等进行数字化管理,不断提高组织的公开透明度。爱佑还逐步尝试与互联网募捐平台实现技术联通,为网络用户的捐赠进行个性化反馈,确保每一笔捐赠都有轨迹,每一次救助都可查询。
从成立之初,爱佑就把公开透明刻在基因里。十多年来,经过“办公自动化—流程在线化—业务数字化—基金会数据化”的不断优化,如今进入全面数据化时代,把数据的颗粒度细到每一位捐赠人与受助人。
在爱佑,不论捐赠金额大小,每位留下明确ID的捐赠人都会拥有一个专属账户,捐赠人可以在线查看自己的善款去向。正是因为对公开透明的初心和决心,决定了爱佑在机构的建设上愿意将更多成本投入到数据化布局上。一对一反馈、区块链技术、与医院的系统打通……如今,爱佑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已在路上。
爱佑区块链救助公示平台
与互联网平台联动让公益更透明
过去十多年间,爱佑一直在推动数字化平台的构建,不断尝试借助技术的力量,让慈善更透明。2006年,爱佑就开始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此后不断迭代线上办公系统。2018年,爱佑率先实现用区块链和先进的数据技术,精细化进行救助信息的管理和捐赠人反馈。2022年,爱佑开始尝试与互联网公募平台打通数据。
今天,爱佑已经实现与公立医疗机构通过移动支付端(支付宝)打通救助申请、服务签收、救助费用支出、救助费用决算全流程的公益项目,同时,该项目以阿里巴巴公益平台为基础,通过区块链技术将用户在平台的捐赠记录及项目执行、成果和反馈等全链路信息进行存证和展示,进一步保障公益善款支出的公开透明。
同时,爱佑在腾讯公益、字节跳动公益等平台上,均通过数字技术的创新联动,为平台捐赠人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捐赠反馈。
创新,始终是生命力。技术公益在今天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推动公益的数字化创新也一直是爱佑探索和实践的课题,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如何让慈善更加公开透明。
爱佑20年来的公益实践形成了“目标可量化、过程可监控、结果可度量、效果可持续”的方法论,用专业、高效服务受助儿童,用“高质量项目”回馈公众的期待。
慈善事业是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爱佑的下一个20年依旧充满机遇和挑战,唯有继续不忘初心,聚焦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才能用专业激发信任、让更多人选择和公益慈善同行,才能发挥好慈善事业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让公益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空间中更有作为。
给生命一次机会,给孩子一个未来,你加入,世界就会改变!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