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资讯 正文

以经典唱段再现一代宗师风采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17 08:01
导读:

以经典唱段再现一代宗师风采(图1)

  复排版《罗汉钱》剧照。 (上海沪剧院供图)

  本报讯(记者王筱丽)为纪念丁是娥、王盘声、杨飞飞诞辰100周年,70岁的上海沪剧院昨晚起连续三晚在宛平剧院推出《罗汉钱》《碧落黄泉》《“沪韵飞扬”杨飞飞纪念演唱会》,再现沪剧一代宗师的风采。据透露,经典唱段加上名家青年演员荟萃,这三场演出受到了大量戏迷的关注,开票后两周内几近售罄。

  “前一天晚上排练到十点多,今天下午一点又开始了。”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团长、《罗汉钱》中“张木匠”的扮演者吴争光演出前对记者表示。沪剧“丁派”创始人丁是娥在舞台上演活了形形色色的妇女形象。《罗汉钱》的女主角“小飞娥”是她在新中国成立后塑造的第一个劳动妇女的形象,她成功把握了人物性格基调,“回忆”“燕燕做媒”等唱段也随着这部剧的成功传唱至今。为了纪念这位沪剧艺术的代表性人物,上海沪剧院今年复排经典剧目《罗汉钱》。

  复排版中,沪剧名家程臻担纲“小飞娥”。“这次的表演尽可能地朝丁老师靠拢。”为了抓住大师的艺术精髓,程臻反复观看了丁是娥主演的黑白电影版《罗汉钱》。“最高级的境界就是没有表演的表演,没有刻意演唱的唱。”虽然该电影距离现在已过去了一个甲子的时间,程臻依然赞叹于丁是娥生活化、不露痕迹的演技,“能够以这部戏向沪剧前辈致敬,是一件非常幸福和幸运的事情。”

  作为上海沪剧院第一任院长,丁是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合了兄弟剧种的艺术特色,加以大胆革新,发展及创造了“快流水”“反十字调”等沪剧新曲调,将“反阴阳”曲调发扬光大,形成了婉转优美、绮丽多姿的艺术特色。丁是娥晚年主动淡出舞台,倾注全力培养沪剧新一代,为沪剧之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根基。

  被誉为“上海的声音”的沪剧是上海地方剧种,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上的沪剧名家众多,开创了自己流派的名家还有“王派”创始人王盘声、“杨派”创始人杨飞飞等,他们为沪剧传承留下了宝贵财富。为纪念沪剧宗师王盘声诞辰100周年,舒悦、吉燕萍、徐响响等将于今晚带来《碧落黄泉》。《碧落黄泉》上演至今已经近80年,最早由王盘声、凌爱珍、王雅琴主演。该剧是沪剧西装旗袍戏的代表剧目之一,其中由王盘声创腔的“志超读信”,从在沪剧舞台上出现后便引起轰动,当时的上海街头巷尾人人传唱,成为当仁不让的流行唱段。演出中,00后青年演员徐响响将带来这一名段,“这段赋子板十分考验功力,半点含糊不得。”为了演出,徐响响近期嘴里心里都在反复“盘”唱段,“是动力也有压力,希望让观众听得过瘾”。

  《“沪韵飞扬”纪念演唱会》将为三天的演出画上句号。杨飞飞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吸收了越剧、锡剧、评弹、蹦蹦戏等剧种的精髓,创造了以柔和为特色的“杨派”,其唱腔朴实无华、委婉亲切,十分讲究感情的真挚细腻。演出中,孙徐春、华雯等名家将唱响《孤岛血泪·杨八曲》《茶花女·花盟》《龙凤花烛·月下思梅》等脍炙人口的唱段。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2297号-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710564642@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