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在线,故事落了下风,电影《第八个嫌疑人》被指逻辑混乱
记者 宋说
曾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主角奖的电影《第八个嫌疑人》正在上映,该片改编自真实案件,演员阵容强大且个个演技在线,唯独故事落了下风。该片不拍抢钱和破案,想探讨“我们与恶的距离”,创作者拥有很强的叙事野心,但最终败给了混乱的逻辑,只留下一个没有讲圆的故事。在目前在映且排片较多的影片中,《第八个嫌疑人》在某影迷打分平台的评分最低。
细节潦草,故事乱套
《第八个嫌疑人》讲述建筑公司老板陈信文策划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抢钞案,甚至还勾结了银行的人。后来五个犯罪嫌疑人落网,只有主犯陈信文与其堂弟陈欣年逃脱。整整21年后,陈信文改头换面娶妻生子,而警察王守月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了他。《第八个嫌疑人》放弃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却在“KTV抓捕”以及“警察是如何找到陈信文弟弟”等地方出现了行为逻辑漏洞,很多看起来逻辑跳跃的地方无法多做探究。
全片没有爆破、追车等刺激的戏份,也没有逻辑缜密的破案过程,看点就放在了“人性之恶”上。但可惜的是,“人性之恶”也没有被完整有逻辑地进行呈现,一个改编自真实案件的故事被叙述得支零破碎。大鹏饰演的陈信文看似没有被赋予“人性”,但又给这个角色加入了弟弟陈欣年的牵绊,于是角色的心理变化开始站不住脚。从俩人一起在出租车上抢劫,到合伙抢劫银行,再到四处逃窜到缅国,陈信文只因为陈欣年一句“不想死在这里”,决定杀掉一直帮助自己的工友强哥,后续两人偷用一个身份证居然就能顺利回国……从故事细节到人物情感,影片刻画得非常潦草。
同时,影片的人物塑造缺乏很多必须铺垫的前戏。比如陈信文被银行的小领导称作“文爷”,这位小领导后续心甘情愿地为他铤而走险从保险柜偷枪,由此来看,陈信文可能是一个混迹江湖社会,甚至心狠手辣的人物。但影片对人物的背景没有任何刻画,高深莫测的影片名也让人忍不住想象,陈信文是一个多么会隐藏自己,才能成功四处流窜的高智商犯罪嫌疑人,但影片最终的呈现只是用了一句轻飘飘的台词,“如果有第八个嫌疑人,那这个人得叫莫志强。”潦草点题,内容无法和《第八个嫌疑人》有所关联。
片中其他的角色形象同样很扁平,警察何蓝与王守月战友情的体现,仅有办案说话的日常,以及送给对方一个梨作为情感交代,后续王守月因何蓝的死二十年都无法释怀的情节全靠台词推动。人物接下来一系列的活动更是缺乏根基,王守月十年如一日探访陈信文的父亲,带着一袋梨去找陈信文的行为都缺乏说服力,很难让观众跟着一起共情。
营销先行,言过其实
作为一部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电影,《第八个嫌疑人》上映前营造的噱头很多。比如刺激的预告短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抢钞案,时间跨越21年,再加上该片入围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主演大鹏更是凭借“整容”般的表演拿下金爵奖最佳男主角奖,这些都是观众期待该片上映的原因。但令观众失望的是,影片的预告几乎已将所有精彩部分剪到了一起,正片的观看体验是案件不够悬疑,情感也不够真实。
《第八个嫌疑人》上映前,有演员孙阳“为了塑造虚弱感连续三天几乎不进食”的视频,还有圈内人评价大鹏演绎的角色确实“不像演的”这样的夸奖。这种用短视频大规模营销的架势,很像今年暑期档内的一些现实题材影片。不同的是,《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凭借营销爆火出圈,但这些影片的内容扎实有料,观众看到的营销内容和影片的实际内容还算匹配。
《第八个嫌疑人》没有掀起营销后的观影热潮,因为影片里各路人物的动机不清不楚,故事交代得云里雾里,难以在上映后做到口碑迅速发酵。除了前期短视频片段里“杀人”“抢劫”等看似惊悚的片段,正片里的故事和情感都很零散,比如影片设置的一场暗流涌动的饭桌戏。在大部分电影中,“饭桌戏”是最能攻心共情的戏份,比如电影《秘密访客》中一家人吃饭的诡异气氛似“最后的晚餐”,电影《还是觉得你最好》中的五顿饭都与人物关系的变化相呼应,每顿饭都充满“爱恨情仇”。但《第八个嫌疑人》中的“饭桌戏”,从台词到演员表演都难言精彩。已经退休的王守月拎着代表战友情的一袋梨来到陈信文家中“做客”,告知他父亲已经去世的消息,念出五个落网劫匪的名字说是他“朋友”,话里话外是想表达一种“猫即将捉到老鼠,老鼠还在砧板上挣扎”的拉扯。影片实际呈现却没有这种效果,一场“饭桌戏”平铺直叙,饭桌只作为一种空间背景而存在。
从细节到逻辑,这段横跨21年的惊天大案及其背后的人性挣扎,经得住推敲的设计太少。《第八个嫌疑人》像是陷入了“营销先于内容”的魔怔,利用短视频营销带来短暂的视觉冲击,甚至用短视频的跳跃性思路讲起了正片故事,这样的创作难以支撑大银幕作品后续的口碑发酵,也无法获得好票房。影片目前在某平台的评分为6.5分,与目前在映排片较多的几个影片比如《奥本海默》《孤注一掷》《封神第一部》《不虚此行》相比,《第八个嫌疑人》的评分是最低的。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