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娱乐圈 正文

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新图景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25 12:32 点击:
导读:

  作者:李红艳

  总有一些情感,跨越时空,不曾淡却;总有一些声音,绵延回响,不曾远去……

  2023年9月22日,北京保利剧院,一场横跨中西的音乐会华丽开启。这是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开幕演出,指挥家杨洋、大提琴演奏家莫漠、歌唱家张立萍,携手中国爱乐乐团、北京民族乐团献艺。

  萧友梅《问》,赵元任《听雨》《瓶花》《教我如何不想她》,上世纪初的四首经典艺术歌曲,由张立萍深情演绎。萧友梅、赵元任,两位堪称北大音乐传习所的灵魂人物,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功绩卓著。

  “一个世纪之前,这些大师们能够通过西方音乐的技巧,把民族情怀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我觉得到今天都不过时,我们今天还能领会到这里边的艺术之魂。”张立萍说。

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新图景

  龚琳娜首唱全本《胡笳十八拍》方非 摄

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新图景

  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演出 方非 摄

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新图景

  刘索拉作品交响舞曲《大闹天宫》方非 摄

  之后,由北京国际音乐节与北京民族乐团联合委约作曲家邹野创作的《聆听刘天华》,以更为浓烈的情绪色彩,接续起这场跨越百年的对话。全曲分为三个乐章,均以刘天华的代表作命名:第一乐章“改进操”,第二乐章“良宵”,第三乐章“光明行”。东西方音乐,直接对话,碰撞火花。

  在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基金会常务理事长张树荣看来,《聆听刘天华》是一次向百年前中国现代音乐先驱的致敬,更是一次向中国音乐传统的致敬。

  时光,回溯。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成立了“北京大学音乐团”,1919年改为“音乐研究会”,1922年8月经萧友梅提议,改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应北大之聘,刘天华于此任教。

  普通观众对刘天华的了解,可能更多聚焦于他的民族器乐曲创作,包括《病中吟》《月夜》《苦闷之讴》《悲歌》《空山鸟语》《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等二胡曲,以及《歌舞引》《改进操》《虚籁》等琵琶曲。其实,刘天华对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探索实践之路,更堪回望,更应敬畏。

  据资料记述,刘天华在未完成稿《中西音乐的争执问题》中,批评那些主张西乐一无可取以及完全轻视中国音乐的人,他认为对于中西音乐,应不能囿于片面之见,而要全面、平心静气地来讨论。他以音乐能否由作者“达意”、听者“感应”,因而能行之久远来评断中西音乐,而不以“古今”或“繁简”判断,由此看来,中西乐实应各有所长。

  “必须一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精粹,一方面容纳外来潮流,从中西的调和与合作中打出一条新路来,然后才能说得进步两个字。”刘天华主张进行国乐改进,他认为不论复古守旧或全盘西化,都是不行的,要分别深地入了解中西乐的特长及优点,要融会西乐新知,以中西相通的基本原理阐释国乐固有的组织、表达规律,重构新国乐使其得以与世界对话。而身为中国音乐家,不仅要守住自身传统,更要把中国音乐的好处发扬光大到世界。其兄刘半农曾评价刘天华,“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能会通其间者,当世盖无第二人”。

  从这个意义上说,聆听刘天华,实则是聆听中国音乐文化生生不息的足音,而这也正是北京国际音乐节慎终如始的践行——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国概念”,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为期24天,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以“音乐·青春·未来·态度”为主题,策划推出22场音乐演出,涵盖中国首演歌剧、全新委约作品、独奏及室内乐、视觉交响音乐会等多元演出形式。其中,“中国风”“中国韵”时时映现——

  10月5日,作曲家刘索拉全新委约作品交响舞曲《大闹天宫》上演,音画辉映,眼观中国经典动画片《大闹天宫》画面,耳闻作曲家为这部动画片重新创作的乐曲,观众充分感受现代音乐给予这部作品的当代表达。

  音乐会开始前,北京国际音乐节创始人、艺术委员会主席余隆代表音乐节将“年度音乐家”荣誉颁给刘索拉。他在颁奖词中如此评价:“她吸收音乐世界的一切影响,并将之融合锻造为浑然一体、个性鲜明的艺术表达,让中国的音乐爱好者进一步认识了现代音乐的无限魅力,让世界乐坛了解中国当代音乐家对传统创造的继承,对社会的深切关怀。”

  10月6日,作曲家、指挥家谭盾执棒中国爱乐乐团,携手小提琴演奏家丹尼尔·霍普、钢琴演奏家孙佳依和大提琴演奏家聂佳鹏,完成了他的音像剧《武侠三部曲》。舞台大屏闪回《卧虎藏龙》《英雄》《夜宴》经典画面,三位演奏家用琴声描摹三部影片中的女主角,将三个有关爱有关英雄的故事娓娓道来。

  这是一部交响歌剧,但没有歌唱家,独奏便是这部作品的主角。“我们要呈现的是未来的一种形式。”谭盾说,“你看莫扎特、贝多芬,他们那个时候天天想着未来,想着未来一百年二百年后的事情,所以古典音乐就是未来的音乐。”

  10月4日、5日、6日,三场“乐动名园”午间音乐会上演,在中轴线文化地标天坛神乐署,展现音乐文化与古都气韵的曼妙结合,展现古都北京的深厚文化积淀与开放创新样貌。歌唱家龚琳娜携手古琴演奏家林晨,首演叙事琴歌《胡笳十八拍》,用浑厚气韵讲述东汉女诗人蔡文姬所作的宏大篇章;歌唱家莫华伦携手钢琴家陈钰,展现中外艺术歌曲的千姿百态……

  应该说,北京国际音乐节努力探索着全新的艺术理念,也在努力展示着中国古典音乐文化的新图景,那便是赓续传统、守正创新。

  亦如余隆所言:“中国的古典音乐文化处在走向全新未来的时代节点,我们这一代中国音乐家要为后人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要创造出属于这个时代的作品。《聆听刘天华》和交响舞曲《大闹天宫》,是我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致敬,更是我们这一代人对前辈为传承文化基因所做努力的敬意。这两部作品体现了音乐节委约体系不断与时俱进的文化责任感,更体现了音乐节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余隆之言,折射出历经二十五载之北京国际音乐节的一份深思、一份远瞩。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固本培元,从赓续历史文化中坚定自信——自信,才能自强……

  无行,不至;行矣,将至。

  思绪往复,宛若重回金秋天坛,神乐署内乐声缭绕,园内则古柏林海,气象万千,生机盎然。国乐新风,古韵新传,文化记忆,交融汇集。新时代,召唤新的文化使命,晧曜新的文化自觉,中国古典音乐文化新图景正在点染出瑰丽多姿新色彩……(李红艳)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2297号-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