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娱乐圈 正文

电影专业化 更重培养“专才”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09 14:58 点击:
导读:

  由刘慈欣担任总顾问,郭帆为号召人,王红卫主理的科幻电影训练营“小苔藓工程”在成都科幻大会之后宣布启动,以《流浪地球2》里最大的幕后主角——智能计算机moss命名的这个“训练营”,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热议。加上今年上映的乌尔善导演作品《封神第一部》,电影拍摄模式中最为人津津乐道大加推崇的“封神训练营”;吴京领衔的“影武堂动作表演特训营”等。似乎电影产业最炙手可热的代表性人物都开启了“影视训练营”,此前影视行业的各种培训班创作营等屡见不鲜,这一波“训练营热潮”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在近期科幻电影的各种论坛和大会上,被大家提及最多的问题大概就是故事的创作,在电影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只有想不出的故事,没有完成不了镜头”已经不再是一句玩笑话。专项科幻电影编剧成了科幻电影最大的人才缺口,而“小苔藓训练营”的第一期,只针对科幻电影编剧展开。“影武堂”的目标更为具体,在行业长期感叹后备动作电影人才稀缺的时候,吴京联合刘天池表演工作室进行了迄今为止三期培训,“动作与表演体系化实战训练营”的计划就是要极具针对性地教会年轻演员如何“动之有情,武之有道”,将他们培养成专门的动作演员。

  较之以往,影视行业“训练营”往往追求“全面”,无论导演还是表演,都邀请庞大的专家团力争培养适应各种影片类型拍摄的“全才”,即使是在大专院校的影视教育领域,“通才”的培养也是主流。但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分工”,高投入、大制作、高产出的电影大片,充分体现了工业化生产的特点,也是中国电影快速发展中的领军力量。电影工业化目前尝试和追求的就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项目化、标准化、流程化,每个岗位上的人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展开艺术创作,各司其职,精诚协作。那么“专才”的培养无疑是电影工业化必要的环节,“训练营”可以说是一种尝试,或许更会成为电影产业人才培养的一种范式。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