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5万亩小米迎丰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东姚镇是谷子的主产区,这里洪河一带生产的小米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金牌产品。近日,行走在这里的田间地头,沉甸甸的谷穗随风翻滚,仿佛置身于金色的海洋,独特的“洪河米香”溢满了这个秋天。
洪河村村民李翠香是种植谷子的行家里手,在黄灿灿的谷子地里,她正在查看今年小米灌浆情况。她告诉记者,今年雨水多,每下一次雨就要把倒伏的谷子扶起,这样才能减少秕谷,提高粒重。今年的产量也比往年更高,每亩能达到800斤,再过几天成熟后就可以交予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
“洪河小米”米粒饱满,色泽金黄,煮熟的小米饭入口绵软爽滑,香味浓郁;熬出的小米粥黄粘适口,米油浓厚,唇齿留香。“我们东姚小米好,就是因为我们这里坡地种植雨水多也不存积水,土地也有劲儿,加上合作社统一管护,你们看今年的小米长得多好,谷穗长、颗粒饱。”宏鑫洪河小米合作社管理员程锁成捧着金灿灿的谷穗笑呵呵的说道。
“满园米相似,唯我香不同”。“洪河小米”之所以口感好、营养丰富,是因为林州市东姚镇土质是典型的白云岩风化土质,土壤呈红胶泥状,是典型的富钾区,这样生产出来的小米经国家食品安全检测中心检验,含钙、硒均明显高于国家标准。再加上当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由合作社和公司聘请专家做技术指导,免费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和全程指导、保价收购,最终形成了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小米品质也得到保障。
“因为外出打工的人现在比较多,撂荒土地也多了,我们流转了一部分村民的土地,共计500余亩。这样农户既有租地的收入,又增加了当地就业岗位,再加上我们每年为附近农户签约订单,今年签了8000余户,种植小米1万5000亩,可以说带动了全镇农民种植积极性,拉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东姚洪河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迷存说。
产业兴带动百业旺,从播种到丰收在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步履铿锵。东姚镇不断壮大“洪河小米”品牌,联合河南农科院农副产品研究所成功研制并推广“有机小米”“富硒小米”等系列品种,带动村级合作社连片种植、规模发展,形成了以种植、收购、加工、贮藏、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东姚“洪河小米”成为林州市乡村振兴的“黄金名片”。
“近年来,东姚镇持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从科技投入、资金支持、激励措施、管理模式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扩大谷子种植面积,不断壮大小米产业发展,并投资5000万元在红旗渠产业园建成了小米深加工项目,产品有功能小米、有机小米、小米醋、小米锅巴等,年加工能力达1万吨,预计年销量额达1.2亿元,可带动300余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年增收1000元以上。同时辐射带动全市16个乡镇规模化种植谷子5万余亩,以小米种植带动各特色农产品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东姚镇副镇长郭鹏亮说。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