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素引领文旅消费升级
□ 根据市场和消费端变化,创新经营,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才能更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
□ 适应文旅业消费升级需求,除了新装备、新技术之外,还要有新思维。探索协同发展路径对于发挥地区优势、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感满满的VR旅游眼镜、古色古香的非遗展览、国际范儿十足的文旅盲盒……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办,以“聚产业力量,促旅游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旅游产业博览会圆满闭幕。在本届博览会上,新的文旅装备、新的文旅科技、新的文旅业态频出,展现了中国文旅产业新趋势和新动向。
中共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表示,当前,旅游业迅速回暖、强势复苏,成为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途径。本届旅博会为推动中外旅游业交流合作和行业恢复发展构筑展览展示窗口、洽谈交易平台、赋能助力引擎。
今年以来,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强劲提升势头,康养旅游、体育旅游、城市夜游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迎来转型升级的新机遇。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比去年同期增长9.29亿人次,同比增长了63.9%;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2万亿元,同比增长95.5%。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表示,旅游业是一项综合性、带动性特征明显的产业,旅游对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今,大众旅游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消费场景已不再局限于旅游景点本身,而是融入了文化、教育等元素,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理事长姚军表示,面对游客需求的增长与旅游业竞争的态势,需要根据市场和消费端变化,创新经营,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体验,才能更好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
那么,以“吃住行游购娱”为主要模式的传统旅游行业,能否适应新的文旅行业发展需要?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在《“旅游+”助力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主题演讲中表示,目前,吸引年轻游客到访城市的决定因素,是彰显个性化和多样性的文化休闲资源。旅游是经济属性比较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产业,举办相关展会的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拉动经济贸易和市场需求。“相关城市要抓住办展会的机遇,让更多的企业来投资,只有把资源变成消费者可触可感的产品,同时,激活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才能打造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同时,还需要跟上政策供给,形成旅游发展的合力。”戴斌说。
适应文旅业消费升级需求,除了新装备、新技术之外,还要有新思维。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徐虹表示,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探索协同发展路径对于发挥地区优势、提升旅游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9月5日至6日,京津冀文旅协同专题工作会召开,会上提出共同开发旅游线路、进行产品推介,联手开展文旅宣传、举办数字营销活动,推动京津冀文化旅游市场一体化发展,加快形成“协同管理、优势互补、形象共树、客源共享”的良好格局。
“希望广大文化和旅游工作者坚持旅游为民、发挥旅游带动作用,持续完善旅游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大众旅游、智慧旅游、绿色旅游、文明旅游,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向着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胡和平说。 (经济日报记者 周 琳)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