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分析 正文

杭州亚残运会|昔日领跑员现身看台,见证那个未完成的梦想终得实现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26 10:30 点击:
导读:

  新华社杭州10月25日电(记者赵建通)当一阵熟悉的“加油”声从看台传来,刘翠青知道那是她的“冬哥”,是那个曾经陪伴她将近十年的领跑员。

  “我听到了很熟悉的声音,很大声,特别有力量。他从我的领跑员变成了我的拉拉队。”刘翠青说。

  杭州亚残运会|昔日领跑员现身看台,见证那个未完成的梦想终得实现(图1)

  10月24日,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田径女子100米T11级决赛,中国选手刘翠青(右)与领跑员陈圣明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江汉摄

  在24日进行的杭州亚残运会女子100米T11级决赛中,中国盲人运动员刘翠青在陈圣明的引导下,以12秒的成绩获得金牌。

  在残疾人田径短跑比赛中,盲人运动员要在领跑员的协助下完成比赛,两者用一根长约10厘米的引跑绳相连接。这是绳子,也是两人在场上沟通的纽带。

  而在这一场比赛中,刘翠青有两位领跑员。一位在身边并肩奔跑,一位在看台卖力助威。

  身边的是陈圣明。作为新任领跑员,他与刘翠青合练仅5个月,就帮助后者在杭州首战中以打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夺冠。

  看台上的叫徐冬林。从2013年开始,他与刘翠青一起拿到了50多块国内外大赛的奖牌。

  刘翠青1991年出生于广西,年少时因眼疾而失明,上学期间被发现有跑步特长便开始练习田径。年长刘翠青三岁的徐冬林是来自江西的专业运动员,在退役前,经教练推荐,他选择做领跑员。

  杭州亚残运会|昔日领跑员现身看台,见证那个未完成的梦想终得实现(图2)

  2021年9月4日,在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200米T11级,刘翠青(上)和领跑员徐冬林在比赛后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熊琦摄

  在2021年举办的东京残奥会上,徐冬林帮助刘翠青夺得女子200米T11级金牌,夺冠后“你举起国旗,我举起你”的场面让很多人潸然泪下。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翠青和徐冬林当时都面临伤病的侵袭。徐冬林伤情严重到需要坐着轮椅去东京,比赛前还打了封闭针。但为了多年备战流下的汗水以及彼此的信任,两人都不愿意放弃。

  但残奥会后,徐冬林因伤病无法再继续坚持,退出了赛场。刘翠青手上引跑绳另一端的搭档换成了如今的领跑员陈圣明。

  “我只能通过呐喊来告诉她‘加油’。”起跑前,徐冬林朝着场内喊了刘翠青的名字,她做了一个反应。“我相信她应该听到了。”

  杭州亚残运会|昔日领跑员现身看台,见证那个未完成的梦想终得实现(图3)

  2021年9月4日,刘翠青(右)和领跑员徐冬林在东京残奥会田径女子200米T11级比赛中。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徐冬林这次是专门从广东赶过来为刘翠青加油。他告诉记者,虽然没有办法继续奔跑,但自己仍在从事残疾人体育方面的工作。

  “我跟她讲,如果我跑不了了,希望你带着我们两个的承诺、我们共同的梦想,去完成比赛,我会在看台上看着你。”这是去年媒体采访徐冬林时,他与刘翠青立下的约定。

  徐冬林说,拿了这么多奖牌,都是在国外,包括亚残运会、世锦赛、残奥会。“我们还没在国内升国旗、奏国歌,这是我们两个想共同努力去完成的一个梦想。”

  如何形容两人的关系?徐冬林说,在赛场上,是战友,共同进退;在生活中,是兄妹、是亲人。“我们陪伴了这么多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每年过年都会去看看她的。”

  比赛结束后,徐冬林一个人站在混合采访区的角落里,等待昔日的老搭档出现。

  人群中,陈圣明发现了徐冬林,马上领着刘翠青凑上前去,三个人的手紧紧相牵,而后又互相拥抱。

  一份荣耀,三人共享。刘翠青说:“感谢冬林多年的陪伴,给我打下的基础;感谢陈圣明,又为我‘提供’一双清晰的眼睛。”

  作为曾经一起奔跑的搭档,徐冬林见证刘翠青实现了他们共同的梦想。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