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干有实效
今年以来,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紧盯流动党员联系难、管理难、教育难问题,探索推行流动党员“三心四化”管理模式,以底数“清”、形式“活”、措施“暖”、成效“实”为目标,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干有实效。
连心传党音,流动不流学
“这不仅是‘红色礼包’,更是一份浓浓的乡情,虽远在外乡,但有家乡组织的关怀挂念,感觉很幸福……”在外务工的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浏市社区流动党员杨庚萍收到了来自家乡党支部寄出的“红色礼包”,浓浓的自豪感激荡着他的心灵。
该镇采取“线上+线下”拉网式信息排查方式,形成一人一表、一村一统、一镇一册的流动党员管理台账。通过“红色联络员”结对常态包保跟踪管理和“三书一员”的两地联动管理的“连心”管理模式,实现252名流动党员管理全覆盖。特别是在主题教育期间,“红色联络员”定制寄送“一封家书、一枚党徽、一件党员志愿者马褂、主题教育指定教材”等“红色礼包”,让流动党员流出不流学;同时,针对流入党员,依托“两新”组织“六送两训”,党群服务中心“报到纳学”等方式,结合镇“万名党员进党校”轮训项目,开展专题培训、实地观摩、研讨交流等活动,让流入党员心有归处。
暖心强服务,离家不离情
“感谢村里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不然错过稻子收割期,我这些稻子就要伏倒减产了”流动党员家属黎春玲激动地说。
金秋十月,正是农忙好时节。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裕升村,留守老人黎春玲在党员志愿者的帮助下,抢抓晴好天气顺利让3亩多稻子“颗粒归仓”。为让流动党员安心在外,该镇结合“争做群众贴心人”实践活动,推出“红色暖心工程”,建立“五访五问”流动党员留守家属机制,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走访、帮解难题,累计协调解决流动党员家属生产生活困难30余次,组织120余名党员志愿者农忙时节帮生产,有效化解流动党员“后顾之忧”。
向心聚合力,离乡不离党
“近年来,江口露营、研学等产业颇有成效,村集体、村民都增收不少,但在儿童娱乐、餐饮服务上还有很多的挖掘空间……”江口强村富民公司内,返乡流动党员围绕家乡发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为让流动党员“有家更有为”,该镇探索推出“党员双带三落实”活动,建立“需求清单”和“资源清单”,有针对性为流入党员、返乡创业党员提供就业咨询、技能培训、协调创业难题、子女托管等服务。抢抓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契机,召开座谈会、茶话会,让流动党员谈思想、聊感悟、述难题、提建议。鼓励流动党员将家乡剩余劳动力带出去,把发达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带回来,引导流动党员为家乡提供一条致富信息、传授一项致富技术、帮助一个以上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截至目前,收到反馈致富信息35条、提供就业信息11条、开展13次农业种养技术指导。
“我们根据流动党员‘培养直播人才’的意见,邀请专家为村“两委”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直播技术培训,现在我们村书记、副主任都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达人,定期为全村农副特产及文创产品开展直播带货,直播间本月已销售120余单,带动增收近4000元。”江口强村富民公司负责人凌旺介绍到。(黎丽丽 钟思佳)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