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分析 正文

遏制网络戾气没有旁观席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07 06:10 点击:
导读:

  近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1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从严重点打击“网络厕所”“开盒挂人”等行为,以及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7方面问题。“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已连续开展多年,每项行动都有整治重点,此次专项瞄准的是网络戾气。

  网络戾气是引发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网络戾气散播者往往占据所谓道德正义的制高点,不仅对别人的痛苦和困境毫无怜悯和共情,而且还通过肆意评判获得道德优越感,甚至罔顾事实进行非理性攻击。藏身于昵称之后,网络戾气成本低、伤害大,已经引发不少令人痛心的伤害事件。

  遏制网络戾气,网民要自觉自律。广大网民应牢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遇到敏感信息要仔细甄别、理性判断。在网上发表评论时,应多一点思考,多一点理性,避免盲目跟风。“网络厕所”“开盒挂人”本质上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权、名誉权、隐私权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者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在受到网络暴力侵害时,也要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平台负有关键责任。网络平台以技术和服务搭建起了网络空间,有责任对网络暴力进行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特别是防止别有用心者利用网络舆论进行炒作、蹭热点。尤其要严管评论区、整治直播PK环节问题,处置网络戾气集中板块。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各平台不能推波助澜,更不可坐视不理。

  对恶意发起者、组织者、屡教不改者等,监管部门应加大惩处力度。今年9月,最高检、最高法和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了网暴罪名适用规则、扩大侮辱罪诽谤罪公诉范围、矫正法不责众倾向,让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有法可依。

  遏制网络戾气,没有“旁观席”,只有多方共同努力,清朗之风才能吹走戾气阴霾,网络空间才能天朗气清、生态向好。 (作者:陈婧琳 来源:经济日报)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