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分析 正文

党员干部真情流淌在这片土地上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31 15:31 点击:
导读:

  这个冬天,地处祖国北疆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最低气温超过零下35度,天寒地冷丝毫挡不住这个旗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脚步,1.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写满真心实意关爱群众的感人故事。

  年初以来,该旗认真落实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完成好呼伦贝尔市产业发展“五大行动计划”和旗委矛盾调处、信访维稳、乡村振兴“三项重点工作”,结合党中央、自治区党委大兴调查研究工作部署,通过深学细悟笃行“浦江经验”和“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实际,在全旗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入万户行动,大兴调查研究,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组织全旗镇村3446名干部进246个村(社区)联系近9万户,引领广大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改变了干部作风,推动基层和谐稳定、实现百姓安居乐业。

  扶持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发展是基石,合作社、农家院、百姓炕头走来党员干部,围绕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家种的是包扶干部推荐的大豆种子,今年每亩地多收入30多元,”在阿尔拉镇阿尔拉村利用农闲组织开展种植养殖培训通过科技人员讲技术,种养殖大户讲自己的致富经验,这样的不群众欢迎,乡亲们说,帮钱帮物,不如学门好技术。

  塔温敖宝镇建起一块科技示范田,带来的是全镇群众受益,大豆每亩增产10斤,玉米每亩增产30斤,从种地到收获大家可随时观摩,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推广,群众说实用易学。

  在汉古尔河镇朝阳村的白鹅养殖合作社,在旗、镇的帮扶下,完成了产业链延伸,由原来的买人家的鹅雏变成自己孵化鹅雏,去年建成孵化场,实现当年建厂当年收益,不仅自己效益提升,也带动周边地区群众养殖产业发展,来到合作社养殖基地看到3500只白鹅曲颈向天歌,合作社董事长嵇佳欢介绍,现在就有20多户群众和他签订养殖合作协议。

  阿尔拉镇阿尔哈浅村受益于5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将光伏扶贫受益资金划入村集体经济,用于增设农村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促进产业发展和为贫困农民提供生活保障。该村也因此项目每年增收24万元,年节约标准煤约22000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000吨,实现了生态效益和扶贫效益双赢。

  一颗颗红满山坡的沙棘果就像一颗颗致富的金豆子,在莫旗腾克镇库木尔肯村平顶山屯,村民李德伟正屈指估算着今年的收益。150吨沙棘果收入超70万元,他逢人便说,这一年镇里千百万队员可是没少帮助做事,春天浇水、夏天喷药、冬天采收都来帮忙。

  文化引领带来乡风文明

  照老传统,每年秋收一结束,很多莫旗农民就玩起老三样:喝酒、耍钱、侃大山,一玩就是大半年。通过千百万行动的开展发现,老传统变成了如今的上网、搞产业、打工赚钱“新三样”。在库如奇乡库如奇村,村民老孟家的60亩地效益一直不好,而他一到冬天就沉醉在麻将桌上。年初,乡里包扶他家的干部来到家里,他选种了优质高产大豆种子,到秋天多收入5000多元。老孟深有感触地说:“耍钱纯属是歪门邪道,靠科技致富才是正路。”今年秋收一结束乡里干部又帮助他找了一份保洁员工作。

  在汉古尔河镇,村村有了乡村大舞台,群众茶余饭后有了好去处,跳广场舞、健身操、扭秧歌,镇里组织的秧歌队,不仅在乡里扭火了,旗里各种文化旅游活动也是阵阵拉不下,大家亲切称她们是花棉袄秧歌队。无独有偶,在阿尔拉镇阿尔哈浅村,民族歌舞队,你别看是业余,跳起来绝不缺乏专业范,现在正在紧锣密鼓排练达斡尔族传统歌舞“鲁日格勒”准备到市里参加比赛。

  派出所民警讲反电信诈骗知识,法庭法官讲黑土地保护法律知识,司法所干部讲民法知识,阿尔拉镇组织的送法到农家深受百姓欢迎。

  干部身子俯下去群众心头暖起来

  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洒落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大地,额尔和乡的30多户养殖大户忘着这寒冷天气心里犯了嘀咕,这饲草不足成了心病,共产党员,新时代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董事长及时救了急,30000多元秸秆饲料送到这些养殖户家中,一张张笑脸写满感激之情。莫旗党员干部,通过千百万行动,在群众“盼”上下功夫,在群众“急”上见真情,在群众“难”上动真招,真情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密切了干群关系,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

  干部身子俯下去,换来的是群众心头暖起来,一批群众关心安全用水问题、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筑梦困难学生、医疗健康、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等急难愁盼问题得到解决。走进基层的党员干部当好理论政策宣讲员、民族团结工作者、基层治理排头兵、群众致富带头人,深入百姓家中,了解所需、解决所盼,开展了3轮走访,入户达27.4万余户次,80%的群众诉求得到解决,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好评。

  我活了80多岁,“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烈士遗属李大姐用颤抖的双手接过2000元慰问金时,眼角流出激动泪水,新年来临之前,额尔和乡100多名党员干部捐助的20000多元慰问金,送到了50多户,特困家庭、老党员、军烈属、留守儿童手中,在这个寒冷冬天里把一股股暖流注入群众心田。

  全国绿化造林模范李振海老人,今年已是八十岁高龄,旗委书记谭华、旗长孟达英、宣传部长柴海波,先后来到大山深处老人家里,帮助老人解决了,手机信号不好、没有厕所、林地巡护等问题,旗公安局两次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队帮助老人清林100多亩。

  登特科镇宏伟综合商店负责人张国艳感慨地说:“每年赶上雨季时连着几天下雨,地面就容易积水,我们自己出行不方便,顾客进来也不容易,商店收益比平时少很多。‘千百万’服务队入户了解到情况后,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帮我们处理了涵管淤积,解决了积水问题,这回下雨天也不用担心没人来买东西了。”

  额尔和乡组成15支服务队138名服务队员联系群众1427户,48名干部联系1165户流动人口。截至目前开展四轮入户走访,遍访1316户,遍访率92.2%。制作发放1400个便民服务袋和5600余份政策宣传单,用“乡言乡语”传达理论,让群众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工作,按照“乡评村、村评组、组评户”的原则,逐步建立清洁村庄的长效机制。开展“最美庭院”评比表彰、废旧轮胎创意画等一系列有温度、接地气的群众性活动,助推“千百万”行动走深走实。3个村投入378448.65元修复破损路面、修护堤路1公里、田间路5公里、堤坝加固修建长90米宽15米铅丝笼护坡。3个村投入179000元修复路灯260余盏。仅在近2个月时间里先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5件。赢得群众赞誉。

  腾克镇依托“千百万”行动,积极打造由“一站式”服务转化为“零距离”服务的工作模式,镇直各部门直达问题现场及时帮助解决农户急难问题。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服务队员根据群众需求,采取“到村办公”模式,实地为农户讲解农业种植技术,帮助农户解决农业生产方面难题。

  库如奇乡党员干部集体谋划村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收。通过服务队入户走访,对村情民情熟悉程度持续加深,共同研讨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充分发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大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入股,并积极谋划村级项目。截至目前,全乡共推出16个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

  乡邻之间的“小事”在乡镇、村屯中时常发生,看似简单的小事处理不好就会引起矛盾激化,产生风险隐患。莫旗服务队员们深入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摸清群众民意,解决群众难题,切实做到将矛盾纠纷化解“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将基层治理做到群众“灶头炕头心里头”,力争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把小事处理好大事减少

  今年以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扎实做好社会面稳控,开展集中调研指导3次,收集矛盾纠纷信息260条,旗级层面解决矛盾纠纷11件,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了当地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

  汉古尔河镇“千百万”服务队通过日常走访收集民意,主动包联所包辖范围内有信访诉求的农户,与其结成对子,深入排查矛盾问题。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发展需求,摸清制约镇村发展的根本问题,厘清实现破题发展的工作思路,主动对接职能部门,有效整合优势资源,以镇村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共同致富,让发展成果惠及基层群众。

  今年农耕期间,宝龙泉村张大爷和李大爷因土地边界产生了邻里纠纷。宝山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人员知道后,第一时间带领村书记及“千百万”行动服务队员到达现场,经了解后对土地进行测量,并与村内原有土地台账比对,调解两人重归于好。“半条垄在其他人眼里可能没什么,但是在农民心里那就是天大的事,我们一定要公平公正处理,确保大家都能满意。”这是宝山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工作人员的心里话。近几年,镇村两级干部经常奔走于田间地头,丈量土地,查看台账,仅2023年宝山镇矛盾调解员就解决了30余起纠纷,群众有叫必到,切实做到矛盾不上行,为民服务,为民解忧,平安乡镇全面实现。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莫旗通过抓实“千百万”行动,推动资源、管理、服务“三个下沉”,党员干部多坐老百姓的“热板凳”,多听老百姓的“内心话”,多解老百姓的“烦心事”,聚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委政府的执行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基层党员干部的服务力,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新成效、新变化,以勤政为民的政治担当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蒋希武)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