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负责人王伶俐――“新农人”成“兴农人”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更加规范,粮食增产已成定局,我和同事们干劲十足。
我们合作社有一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军的农业职业经理人团队,全流程系统化管理着种粮环节。从选种开始,我们选育抗倒伏、抗虫害能力强且产量高的品种,积极探索有机种植,尝试打造特色品牌。合作社建立了集种植、烘干、仓储、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种粮体系,还引入第三方机构负责财务管理,确保账本公开、财务透明。
生活在农村,打开家门便是成片的农田,父辈在田间辛勤耕耘的背影让人难忘。靠天吃饭、靠人出力、早出晚归,这是种田留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印象。如今,种田是一项技术活儿,每一寸土地都凝聚着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比如,农业机械化改变了老百姓传统的种植方式,让“面朝黄土背朝天”成为过去式。截至2023年底,我们合作社已经陆续购入拖拉机、无人植保机、烘干机等40多台设备,实现全程机械化种植。懂农机、学农技的职业经理人也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农户的收入提高了。
种好田靠什么?归根结底还是靠人。但靠的不是大量劳动力的盲目投入,而是懂技术、会管理的科技型人才,是愿意扎根农村、甘于奉献的创新型人才。崇州建立了“院士+院校学者+农技专家+新农人”的专业化人才服务矩阵,引进专家团队为我们传授新的种植技术,带领我们从“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2023年9月,我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这份荣誉让我感觉肩头的担子更重了。现在我管理着4个土地合作社、1个烘储中心和1个农机合作社,管理6500余亩土地。2023年,合作社种植的水稻实现每亩增产50斤左右,每亩地年均分红再次增加。
高标准农田整齐划一,田网、路网、观光网相融成片,如今的农村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兴农人”的队伍。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成就人生梦想。
随便看看:
- [头条]【央广时评】C919完成首次商飞 中国民航产业实现历史性突
- [头条]@所有人 理性消费 拒绝浪费!这些建议走心了→
- [头条]4月10日 | 国内油价预计上涨超0.4元/升,汽柴油价或创
- [头条]邮储银行铜陵市分行积极服务乡村振兴
- [头条]四川宜宾地震 乐山、长宁、兴文等地有震感
- [头条]招商银行新行长首份年报(三):信用卡不良率创近12年新高
- [头条]苹果公司“抠字眼”成功,英国法院裁定 CMA 错过规定时效,
- [头条]86元“保命药”涨至千元 药品供应需注入稳定性
- [头条]新华社权威快报丨6月1日起21个省份婚姻登记可“跨省通办”
- [头条]小学生校内被撞伤不幸离世,官方:涉事教师刑拘,校长免职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