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BIO 2025观察:菲鹏制药“管线+平台”组合拳引爆全球合作想象力
美国东部时间6月16日至19日,波士顿海因斯会议中心再次成为全球生物技术的“风暴眼”。第32届BIO国际大会在此举行,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超过3700家机构的近两万名从业者。在这场被誉为“生物技术奥林匹克”的盛会上,中国创新药企菲鹏制药首次以“双展位”形式亮相——主展台集中展示差异化管线,卫星会议室则滚动发布技术平台合作细节,四天累计接待访客逾800人次,达成近60项深度交流意向,其中十余项已进入保密协议阶段。
最吸睛的当属处于Ⅰ期临床的肿瘤免疫候选药物FP008。这款全球首创的anti-PD-1×IL-10M融合蛋白,通过“抗体+细胞因子”的耦合设计,在保留PD-1阻断活性的同时,巧妙“驯服”了野生型IL-10的剂量限制性毒性。临床前数据显示,在PD-1/PD-L1难治模型中,FP008的肿瘤生长抑制率较传统PD-1抗体提高近三倍,且未观察到明显肝毒性。正因为此,该分子在中美两地均一次性通过IND审评,被业内视为“下一个潜在重磅炸弹”。菲鹏制药透露,Ⅰ期剂量递增试验已在美国三家中心启动,中国部分预计三季度开组,公司同步开放全球联合开发及商业化权益,现场已有欧洲 midsize pharma 抛出分段里程碑合作框架。
如果说FP008是“尖刀”,菲鹏制药同步披露的“隐形管线”则像一张巨网:实体瘤领域,EGFR-IL10M瞄准EGFR突变且TME免疫荒漠型非小细胞肺癌;TIGIT/PVRIG/PD-(L)1三特异抗体试图一次性解除“刹车+油门”;CDH17-CD28-CD3/TCR三靶TCE则把冷肿瘤“加热”。自身免疫板块,TL1A-IL10MM以双通路抑制理念进军炎症性肠病;CD19-BCMA-CD3/TCR三靶分子则探索系统性红斑狼疮的B细胞深度清除策略。多条管线均处于IND-enabling阶段,预计2026年起陆续递交申请。
支撑这一连串“高难度动作”的,是菲鹏制药历时七年打造的四大技术平台:
双/三特异TCE平台:以人-猴交叉反应TCR/CD3纳米抗体为骨架,可在同一分子内实现“靶向+共刺激+杀伤”三重功能,体内半衰期较传统BiTE延长6倍;
FILTEN平台:利用定向进化的IL-10突变体(IL-10M)与抗体Fc融合,既保留免疫激活信号,又显著降低血管渗漏风险,已衍生出肿瘤、自免两大子平台;
PROTiNb平台:把PROTAC思路搬到生物大分子领域,通过“bio-Protac”将胞内靶蛋白拖入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首批项目已锁定转录因子与突变KRAS;
FIND-AID抗体发现平台:基于哺乳动物细胞展示+单细胞测序的高通量功能筛选体系,四周内即可完成从抗原免疫到先导抗体确认,效率提升40%。
在CMC与临床开发端,菲鹏制药已在上海、苏州、旧金山湾区布局三大研发中心,总产能覆盖从DNA到IND的完整链条。公司注册与法规团队拥有超过80个中、美、欧IND/BLA成功案例,可为合作伙伴提供“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正如CEO邹斌在大会“中国创新日”论坛所言:“我们不做小而美的单点突破,而是把管线、平台、生产能力打包成模块化工具箱,让全球伙伴像拼乐高一样快速组合,把最需要的疗法送到患者手上。”
四天展期结束,菲鹏制药的洽谈桌依旧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少投资人把这一幕称作“中国Biotech的高光瞬间”。随着FP008首例患者给药在即,以及多条临床前管线驶入快车道,菲鹏制药的全球化合作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