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正文

水利部:到2035年实现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存量问题全面解决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12 09:07 点击:
导读: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9年来,累计向北方调水超605亿立方米,已成为京津冀豫26座大中城市的主力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08亿人。”11日,在水利部召开的“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水质安全保障工作进展和成效”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司司长李勇透露。

  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保障北方受水区供水安全的“生命线”,因此保证水质尤为关键。

  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水利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地方加强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统一管理,将丹江口水库库区及其上游干支流涉及的河南、湖北、陕西3省10市46县(市、区)和重庆市城口县、四川省万源市、甘肃省两当县相关乡镇9.52万平方公里全部纳入治理范围;到2025年,使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到供水要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水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到2035年,实现存量问题全面解决,潜在风险全面化解,增量问题全部抑制,体制机制全面健全。

  王道席表示,要切实加强水质保障综合治理。全面检视存在问题与风险隐患,将有悖于实现“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目标的风险源都列为治理对象,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同时,加快完善水文水质监测体系,完善库区、库周遥感监测体系,构建水土流失监测体系和生态流量泄放监测体系,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完善省界、重要干支流、出入库、源头区全覆盖的站网布局,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能力建设。

  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蒲朝勇介绍,水土流失与库区水质关系密切。一方面,流失的土壤以泥沙形式进入水体,造成库容减少且增加了水的浊度;另一方面,流失的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有机质,可能会影响水库水质。经多年治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由2011年的3.24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2年的2.70万平方公里,减幅为16.67%。

  王道席强调,水利部将持续增强突发水污染事件应对能力。针对各类风险源,提前制定并滚动修订应对预案,加强交通运输、尾矿库风险管控与应急处置,提高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坚决守住丹江口库区水质安全底线。(记者 付丽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