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评 正文

懂虫懂花懂鸟,人称“懂老师” 武汉最厉害“植物医生”的“生态处方”

作者:用户投稿 时间:2023-03-24 14:04 点击:
导读:

今年全国林草系统先进工作者之中,有一位来自武汉,他是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董立坤,今年44岁。因为懂虫懂花懂鸟,人称“懂老师”,但他最懂的,还是武汉这座湿地花城里的园林植物有害生物防治,是业内公认的武汉最厉害的“植物医生”。伴随着武汉的绿色发展,从业21年的“懂老师”和他最爱开的“生态处方”,成为城市公园绿地的护美良方。

懂虫懂花懂鸟,人称“懂老师” 武汉最厉害“植物医生”的“生态处方”

处方 1

少挖巢了,给白蚁留生路

它们也是生态系统的一员

园林白蚁防控,是董立坤进入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也让他一战成名。

那还是2003年,市民反映龟山风景区白蚁危害严重。专门研究园林病虫害防治的董立坤,立即和同事前往龟山勘察,发现山上自然死亡的倒树较多,白蚁疯狂啃食,种群迅速扩大,已威胁到活着的树木。那时,市面上惯用的治理手段是请白蚁防治公司,他们也请来了一家,采取的基本是堤坝上的那一招:找蚁巢、挖蚁巢,事后回填土壤。

忙碌一个多月,蚁巢确实找到不少,但董立坤却忧心起来:山体也被挖得千疮百孔,难道以后治理都得这样挖?他觉得这招不太适合山体公园,决定另辟蹊径。

他蹲在林间,仔细观察白蚁,看着它们一点点啃掉死树,又发现一些白蚁会挖隧道到活树旁,躲进活树里偷偷地啃。

看得久了,董立坤灵光一闪,枯枝败叶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白蚁作为自然界的分解者,也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如果它们只啃噬死树和枯枝落叶,不危害活树,防治目的不就达到了吗?董立坤查阅资料、请教前辈、积极实验,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思路。他和团队从几十种植物中,筛选出白蚁最不喜欢闻的两种,提取有效成分添加到园林常用驱避剂中,喷洒在活树下部,果真让白蚁闻“风”而逃。

在白蚁危害特别严重、驱赶效果不佳的区域,董立坤也想到了不破坏山体的治理手段。他从白蚁喜欢吃的十几种树木中,筛选出它们最爱的一种,研成粉末,加入慢性杀虫药制成诱杀剂,利用白蚁喜欢相互喂食的习性,埋在白蚁侵蚀区域进行诱杀减员。

就这样软硬兼施,他“管”住了龟山风景区白蚁危害活树的难题。其后,黄鹤楼公园、洪山公园等全市十余座山体公园照方抓药,既经济又生态地防住了白蚁成害。

懂虫懂花懂鸟,人称“懂老师” 武汉最厉害“植物医生”的“生态处方”

处方 2

少打药了,给天牛找天敌

生物防治组建起“天敌军团”

给白蚁留生路的成功实验,让董立坤在往后给植物当“医生”时,总爱优先考虑“生态处方”,而引入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则是他最爱开的处方。

在武汉园林和林业领域,首个入列的天敌卫兵叫蒲螨,这是一种螨虫,小如尘埃,刚好能被肉眼看见。

2008年,马鞍山森林公园附近的园林场传来虫害预警,养了多年的十几棵大型盆景树桩集体“阵亡”。

“我们认出了害虫是小蠹虫,却束手无策。”董立坤介绍,小蠹虫是一种体型仅如一粒小米的钻蛀类昆虫,喜欢躲在树皮中钻孔、挖道、吸食树液;虫害严重时,纵横交织的蛀道能环绕树皮一圈,如同将树皮环剥,导致整株树木死亡。小蠹虫之所以难治,主要是因为虫孔太小,药液难进,打农药的传统治虫手段奈何不了它们。

董立坤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得知小蠹虫有一种天敌叫蒲螨,可以轻松钻进小蠹虫挖出的“地道”,寄生并吃掉小蠹虫幼虫。

2008年,他与同事刘超前往北京植物园,将蒲螨引回武汉,在实验室饲养繁殖成功后,又到金银湖城市湿地公园和武昌区、汉南区部分道路的树木上做释放试验,发现对防治小蠹虫、小卷蛾、木蠹蛾、顶斑筒天牛等钻蛀类小害虫均有成效。

但战绩最勇的天敌卫兵,要数肿腿蜂。

武汉地区有4种常见天牛,种群数量多,危害严重。打农药的防治手段不仅污染环境,无差别杀虫对生态也不友好,且对付天牛效果不佳。因为天牛也是钻蛀类害虫,它们会在树干上挖出弯弯曲曲的隧道啃噬,然后排出粪便堵住洞口,让农药难以进入。

一番努力,董立坤找到了最擅长对付天牛的原来是肿腿蜂,他和刘超又积极展开肿腿蜂的引进、饲养、繁殖和释放实验,掌握成熟技术后开始规模化生产。

依靠任何一种单一方法,天牛虫害都很难防治。董立坤提出的以天敌等生物防治为核心、建立绿色综合防控体系的理念,被普遍认可和推广。2017年以来,他在武汉地区大面积推广针对害虫天牛的“钻蛀性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天敌产品用量达65万余管。其中,2019年在武汉的13座公园和江岸区、武昌区、硚口区、洪山区等城区的181条道路的行道树,开展了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天牛综合防控工作。伴随该项工作,每年至少可减少1000公斤农药的用量,改变了武汉市园林绿化病虫防治完全依赖化学农药的局面。

截至目前,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已经培育出蒲螨、肿腿蜂、花绒寄甲、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周氏啮小蜂等6种成熟的天敌产品,还列出了15种具有开发应用潜力的天敌资源,正在筹建天敌昆虫资源研发与应用中心,以继续壮大“天敌军团”。

而这支军团背后的“植物医生”队伍,也越来越壮大,更多与董立坤志同道合的科研人员加入到护美湿地花城的队伍中来,承担起更多绿色防控技术的专项研究。

懂虫懂花懂鸟,人称“懂老师” 武汉最厉害“植物医生”的“生态处方”

处方 3

多搭配了,给生物多样性找生境

生态园林需要充满生机

今年1月21日,董立坤站在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新落成的实验大楼前感慨地说:“旧的植保实验室建于1975年,伴随它一路走来的是武汉3代园林植保人,植保团队时有更替,更有新人加入,但开展技术服务、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坚持不变。”

而他自己,承接前人智慧、传代新生力量,从23岁的年轻小伙,到44岁的骨干中坚,他自嘲“胖了肚子,白了头发”,但是“对昆虫的痴迷尚未改,整理标本成了一种常态”。董立坤的职业生涯也伴随着武汉这座城市的绿色发展,一步步完善提升,又有了新的体悟与目标。

近5年间,他受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托付,带领项目组对府河湿地、沉湖湿地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发现,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丰富,发生大面积病虫害的可能性就越小。就像老话说的“一物降一物”,大自然自有它的智慧,让微生物、植物、昆虫、鸟类等生态系统的各个环节相生相克,以达平衡。

自然启示着董立坤,从看见一种生物,到看见一对“冤家”,再到看见一个生境,他开始思考释放昆虫天敌之后,周围是否还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帮助它们自然繁衍,形成自然平衡的小系统,既能降低天敌防治成本,又能促进绿色生态持续发展。

武汉已经成功创建国际湿地城市,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事实上,保护生物多样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城市更加生态宜居等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共识,武汉的园林和林业建设,也越来越多地考虑着生态友好。

董立坤希望进一步将这些理念发展为特定的“生态处方”,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在选择植物品种搭配时,除了考虑景观美,还能结合植物吸引昆虫和鸟类到访的情况,预设一个合理的生态系统。他把这一“生态处方”称为植物生态服务功能评价体系,把这种预设生态系统、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模式,称为生态调控。目前,他与武汉大学相关学者已经携手,开始对部分开花植物、访花昆虫和鸟类进行生态服务功能监测和统计。

文/明眺生 黄亚婷 孙姝 赵银斐 杨蕴焓

编辑/倪家宁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2297号-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