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长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今授牌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各民族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形成的共享、共同、共融的精神情感体系,是增进思想认同的内在精神动力。“家在长宁·共创美好未来”——2023年长宁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今天举行,现场为长宁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授牌。
活动由长宁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联合区教育局、区文旅局等多家单位共同举办。
经过近30年的实践,长宁区探索出了中心城区促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城区样本——“家在华阳”社区民族工作品牌。长宁区持续打造校企合作参与对口支援的典型案例“云南红河空乘定制班”、“山里娃”踏上“风火轮”消防员招录项目、“绣娘公益”彝绣文化传承项目等系列品牌项目,进而形成了有影响力、有认同度的城区民族工作品牌。
活动发布“家在长宁”品牌LOGO。“家在长宁”LOGO造型采用传统“中国结”和汉字“家”相结合,标志各民族交织相融成为一个大家庭,表达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未来,团结一致铸就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坚定信念。
“情暖校园——手拉手一家亲”2023年度长宁区教育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启动。
为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长宁区立足展现民族间亲密关系、宣传民族理论政策、呈现民族工作成就,积极建设高质量、多层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经区各相关部门、街镇择优推荐,共有14家单位入选长宁区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现场为基地授牌。
长宁区文化和旅游局携手长宁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办公室、中国致公党长宁区委联合举办中国民族风情摄影展和道真仡佬族民族文化影像记录展。“多彩华夏 九州同歌”——中国风情摄影展从公开征集的500多幅作品中遴选出100余幅获奖作品,展现了祖国大地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踔厉奋发,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生动画面。
致公党长宁区委从2018年起组织数次赴道真考察调研,对道真境内仡佬族聚落建筑和仡佬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进行影像记录,助力仡佬族传统建筑技艺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作者:占悦
编辑:祝越
责任编辑:顾一琼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随便看看:
- [热评]18吨危化品危险公示标签不合格,金山海关查获并责令整改
- [热评]海报|别走错了!成都国际航班全部转场天府机场
- [热评]470余万标的未履行成“老赖”,小音咖及创始人李艾再次被限销
- [热评]理论中心组会议上,惠济区请企业家给全区干部“上课”|郑州观察
- [热评]新闻发布丨德州陵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三位一体”优化营商环境
- [热评]200余名志愿者集结誓师!全力服务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
- [热评]2号线变身,刚刚出发!
- [热评]人勤春来早 练兵正当时|临清公安“春训”掠影
- [热评]徽商职业学院开展 “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教育活动
- [热评]后浪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培育室内设计行业精英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