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P抗菌肽牙膏科研突破性成果荣登国际权威《International Dental Journal》期刊
自1950年诞生以来,《International Dental Journal》作为世界牙科联合会(FDI)的官方科学期刊,就坚定不移地深耕于口腔医学领域的前沿研究。这份拥有70多年深厚积淀的权威期刊,依靠其卓越的学术品质,成功跻身SCIE等国际权威数据库之列,在国际口腔学术交流的大舞台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期,BOP科研团队与山东大学口腔菌群实验室冯强教授团队合作取得的抗菌肽研究重磅成果荣登该刊,为口腔护理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路。
口腔健康宛如一个精密且复杂的生态系统,而牙菌斑恰似潜藏其中的“破坏分子”,牙菌斑作为一种黏性生物膜,是引发龋齿、口臭、牙周疾病等诸多口腔问题的“罪魁祸首”。在这样的背景下,维持口腔微生物组的平衡、有效抑制牙菌斑的生长,已然成为口腔护理领域亟待攻克的核心挑战。传统牙膏抗菌剂潜在的副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在此情形下,抗菌肽因其独特的抗菌优势进入了科研人员的视野。ε - 聚赖氨酸(ε - PL)和芬母多肽(FP)在抗菌方面表现出色,但它们在口腔护理产品中的应用以及对口腔健康的实际影响,目前的研究还相对有限。
着眼于当前口腔护理研究领域在抗菌肽应用方面的空白,BOP携手冯强教授团队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项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此次试验聚焦于含有ε - PL和FP的抗菌肽牙膏,深入探究其对口腔微生物组的调节效能,以及在改善牙菌斑状况、消除口腔异味和缓解牙龈炎症方面的实际作用。
试验过程中,团队从众多志愿者中招募了80名受试者,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抗菌肽牙膏,对照组使用普通牙膏。在为期24周的时间里,进行随访评估,完成牙菌斑检查、挥发性硫化物水平检测以及牙龈炎症检查等一系列项目。
最终,试验数据带来了令人惊喜的发现。在牙菌斑控制上,24周后,试验组菌斑指数(PLI)降低率高达44.33%,与对照组的12.29%形成鲜明对比;试验组菌斑指数下降的人数比例从61.29%显著提升至86.67%,而对照组基本维持原有水平。
针对解决口臭问题方面,抗菌肽牙膏的表现依旧令人瞩目。试验组在使用10小时之际,挥发性硫化物(VSCs)水平就与基线有了显著不同,反观对照组,需历经1周才能出现效果。在整个随访阶段,试验组VSCs水平降低率一路领先,降低人数比例也始终占据上风。
而在牙龈炎症方面,试验组在不同时间节点改良出血指数(mBI)下降明显,探诊出血率(BOP%)远低于对照组,并且这种差距在试验进程中不断拉大。
此次研究凭借专业的科研力量与科学的研究路径,为BOP在口腔护理产品中运用抗菌肽成分给予了确凿的理论和实践支撑。这一成果标志着BOP在口腔护理技术层面实现了重大跨越,更预示着抗菌肽牙膏将推动口腔护理行业步入科学、高效发展的新阶段。展望未来,BOP实验室将始终坚守专业初心,不断探索抗菌肽对口腔健康的深层作用,全力研发更契合国人口腔状况的优质产品,为大众的口腔健康筑牢坚固防线。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