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生态圈 青年科学家成长要闯几关
前不久,在多位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专家出席的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牛津大学教授亨利・斯奈斯、香港城市大学教授楼雄文、清华大学教授张强等三位青年科学家站“C位”,成为全场的焦点。因在能源材料等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们获得了首届“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在现场,诺贝尔奖得主为获奖者颁发金色的奖盘和获奖证书。
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青年科技人才成为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职业生涯与21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高度契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期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指出,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青年科学家如何历练才能站到科研“C位”,担当“挑大梁”的重任?这场盛会所引发的有关青年科学家成长成才的话题讨论还在继续。
科研好奇心有多重要
站在颁奖典礼的舞台上,楼雄文从诺贝尔奖得主的手中接过证书。看着台下的青年科学家,这位75后教授感慨万分,他说:“20年前,我有幸参加了德国一个城市举行的诺贝尔奖得主会议,这对于一个本科生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正是因为那场会议,楼雄文接触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些获奖者对科学的贡献和身上闪耀的科学精神,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他萌生了对科学的好奇心。
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楼雄文坦言,自己是从浙江金华的一个小村庄走出来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后来,他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接触了纳米结构材料,“由此激发了我的兴趣和想象力”。
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人类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攻读博士期间,楼雄文开始将自己的研究聚焦于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与设计,用于多种电化学能量存储和转化技术。通过多年的研究,他的成果推动了纳米结构材料合成技术及其在可持续电化学,如新电池等能源节省与存储技术领域的应用。
“作为一个青年科学家,最重要的是保持对科学的真正兴趣。”楼雄文曾多次跟学生强调,学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青年科学家只有保持对科研方向的好奇心与热爱,才能长期从事专一性的工作。
好奇心也不断激发着科学家的问题意识。楼雄文的头脑里还在思考材料领域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纳米结构材料的合成比较精细,如何放大生产?如何保证技术在环境应用中的安全性?如何保持材料的稳定性?”在他看来,青年科学家们可以沿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做一些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从而促进学术上的创新。
年轻人的好奇心,也不断催生着更有创造力的科研成果的出现。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的博士后孙祺对“头发越拔白得越快”这个传闻产生了兴趣。他和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反复拔实验老鼠背上的毛发,通过基因研究发现毛发变白的机制之一;芬兰奥尔托大学威利・普尔基团队通过实验证明“逆风说话,传得更远”。
谈及青年科学家未来发展的话题,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泰勒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青年科学家要在实验室里坚持自己的工作,你不知道未来它会引领你到何方,或许有一天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获得好的成果。”
要在真问题上下功夫
“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真解决问题是科研的三种不同境界。”在首届“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获奖者张强看来,青年科学家要尝试做原创性的问题,发现新的科研难题。
攻读博士期间,张强发现有关先进能源材料开发与应用是当下可持续发展的真问题。他说:“目前,从煤、石油、天然气过渡到新能源,能源的存储是一个大问题。”
回国后,张强通过选择锂键化学、电化学储能的研究,探求实现清洁、安全、低成本能源的方法。他发现,要研究清楚能源存储的化学规律,找到更好的材料,从而研究出新的器件,促进电池在智能电网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研攻关期间,他常常跑到企业、工厂去观察在产业布局和应用上存在的真问题,从实际的应用场景之中找到科研的方向。如电池应用到储能电站后,能否应对雷雨天的冲击?相当于100万节电池能量的储能器件,如何完成协同工作?
“我们要用钉钉子的精神,去咬住真问题不松口,不断地解决真问题。”张强说。
在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苏彬看来,“生产生活中实际普遍等待解决的问题,就是真问题。”他带领团队研发了“不会挂壁的马桶”。团队所选择的全新涂料可以实现光滑不沾油不沾水,比已有的涂料更加耐磨,完成了材料学上的前沿突破,未来在生产生活上有广泛应用前景。
在不少青年科学家看来,只有在真问题上下功夫,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才能推动国家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创,鼓励自由探索。
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台
今年8月,科技部公布的数据显示,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施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占比达8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成果完成人的平均年龄已低于45岁。北斗导航、探月探火等重大战略科技任务的许多项目团队平均年龄都在30多岁。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新兴产业领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已成为创新的主力。
30多岁的青年科学家万蕊雪曾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科学》《细胞》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为解析剪接体三维结构、揭示RNA(核糖核酸)剪接过程的分子机理这一世界级难题作出了贡献。
从进入施一公团队起,她就参与了RNA剪接过程的研究。在这个年轻的团队里,原子结构一个个地被解析了出来。他们的成果登上了国际经典生物化学教材的封面。“能够和团队取得这样的成就,攻克这样的难关,我觉得非常自豪。”万蕊雪说。
“要提供年轻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搭建让他们施展才能的平台。”多年从事春油菜育种研究,青海省第十五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柳海东认为,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投入,要不断地加强对年轻人的激励措施,帮助年轻人静下心、长时间地从事基础研究。
在青海大学春油菜团队,老科学家会带着青年科学家从课题的角度展开科研。农民进行机械化收获时,团队需要解决抗倒伏等问题,他们就以“老+青”的传帮带模式提供科研平台,促进抗倒伏品种的研发与攻关。
《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规定,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应急科技攻关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40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课题)负责人和骨干的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此前,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还要建议进行有组织的科研和攻关,集中力量发挥出人才优势。
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研究部主任杨秀认为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团队提供的平台和机会。如今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等主题,团队展开了系列的开创性工作,发布多项研究报告。“有了好的平台和前辈的扶持,年轻人就能不断成长。”在杨秀看来,要想让青年科学家沉下心来展开基础研究,还需要不断完善评价体系,让每一个阶段的成果能够得到承认。
此外她建议,要不断地优化晋升机制,让青年科学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还要提供一定的生活福利,让事业和家庭都处于发展期的年轻人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研究中。
2022年5月,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全面发展联合行动的倡议》,提出要激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加大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科技项目、科研基金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数量。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人类的前途命运,关系青年的未来成长。”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开幕式上寄语年轻人,“不忘初心、不移其志,求索问道、求实溯源,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挺起铁肩膀、扛起千钧担,不断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把为科学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
在峰会闭幕式上,青年科学家们聚在了舞台下方。他们互相交流基础科研、产业落地等话题。他们的成长正带来科技的未来。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27日 08 版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