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撑起发展新高度
◎记者 宋迎迎
通 讯 员 张绪霞 赵子健
如何破解产业发展空间难题?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的答案是“问天要空间,向上要效益”。
初冬时节,焕新中的株洲路片区,以源嘉生命科技产业园、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为代表的“工业上楼”项目正在重塑崂山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崂山区把大力发展楼宇经济作为破解发展空间受限难题的重要抓手,今年8月发布楼宇经济‘高端引领’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亿元楼宇不少于50座,楼宇经济总税收达240亿元。”青岛市崂山区委副书记、区长杨克敏表示。
鼓励实施“工业上楼”项目
今年3月,《崂山区推动“工业上楼”工作的指导标准及政策措施(试行)》(以下简称《政策》)发布。《政策》明确,对因“工业上楼”需要异地搬迁的工业项目,经产业主管部门同意入驻崂山区“工业上楼”园区的,按照新招引企业政策给予补贴;对“工业上楼”项目亩均税收达到履约监管协议约定,主营税收达到2500万元、5000万元和8000万元及以上的,按区级实得财力部分连续3年给予园区开发运营单位40%、60%、80%奖励。
政策红利正不断转化为发展动力。借力崂山区推动“工业上楼”政策,青岛罗博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崂山智慧产业园附近选择一处4000多平方米的工业楼宇,建设集研发、工程、自动化生产于一体的新产业基地。“这将一举改变我们公司长期在外地代工的生产模式。”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姝说。
“崂山区将全力推动‘工业上楼’,大力推广‘标准地’,明确投资强度、亩均产值、亩均税收等指标。”杨克敏介绍,目前崂山区已实施8个“工业上楼”项目,预计新增工业载体约50万平方米。
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垂直生长”
在崂山区,“工业上楼”已成为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新趋势,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纷纷“垂直生长”。
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内,刚刚开工的虚拟现实创意中心项目规划设计之初便明确提出按照工业楼宇标准建设。“这些楼宇普遍在9层以上,建成后将在园区内构建起‘软硬并重、虚实相融、协同创新’的虚拟现实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项目经理韩俊说。
“工业上楼”不仅能推动产业载体空间向上,更能推动产业发展能级向上。崂山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重大支撑性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集团区域性总部、研发中心等入驻楼宇,以企业梯度培育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垂直经济带”。
位于株洲路的华睿越海智能制造产业园仅一栋单体建筑,高层用于研发办公,低层用于生产。园区自启动招商以来已入驻9家企业,入驻率达100%。
“通过‘上楼’,企业真正实现了‘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华睿越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的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他们从研发中心到生产工厂需要奔波数十里,自从把工厂“搬上楼”后,研发人员坐着电梯就能直达生产车间。
打造楼宇经济“崂山样板”
高层楼宇是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战场”。
在科苑纬四路与新利路交叉口一角,占地面积52.8亩的青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拔地而起。更新之后这里将实现“工业上楼”,落户多家拟上市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生产总部。
崂山区多处低效产业用地正在探索“工业上楼”,以实现优质高端企业聚集。同时,该区通过改造升级老旧楼宇的室内外环境、建筑设备、基础配套等,加强对楼宇企业的精细化服务,提升楼宇的承载力、吸引力。
“崂山区实施‘打好楼宇牌、温暖企业家’行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入驻企业的满意度。”崂山区楼宇经济发展中心主任赵晓朴介绍,为做好楼宇服务,崂山区在重点楼宇集聚片区探索建立“楼宇服务超市”,将政务、商务、文化、生活等资源延伸进楼宇。该区还配备了“楼小二”服务专员,今年以来10余位“楼小二”已累计走访楼宇150余次,为“上楼”企业排忧解难。
当下,崂山区百余座楼宇里已入驻2.3万余家科技、金融类企业,集聚了5万余名员工。2023年上半年,崂山区楼宇经济总税收近150亿元,有25座楼宇税收突破亿元。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