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业内 正文

淘宝悄悄开放微信支付被捧上热搜

作者:用户投稿 时间:2024-02-22 14:56 点击:
导读: 记者查睿  20日,淘宝悄悄开放微信支付,没有官方通知和事先预告,被眼尖的网友捧上热搜。不过记者亲测发现,支持微信支付的淘宝商户非常有限,暂时无法改变现有的

  记者 查睿

  20日,淘宝悄悄开放微信支付,没有官方通知和事先预告,被眼尖的网友捧上热搜。不过记者亲测发现,支持微信支付的淘宝商户非常有限,暂时无法改变现有的支付格局,但双方牵手仍极具商战的想象力――国内社交龙头+电商一哥,到底是强强联合还是“借力打力”?

  微信支付未全覆盖

  淘宝开放微信支付,噱头很足,但目前支持的商户仍是极少数。

  记者在淘宝上随机抽样多家不同规格的店铺,包含阿里巴巴旗下自营的天猫超市、某品牌官方天猫旗舰店、评级五皇冠的五年淘宝老店、开业不久的淘宝新店等,分别选取1000元以上、100元―1000元区间、10元―100元区间以及10元以下商品进行支付。

  测试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均支持支付宝、分期付款(支持多家银行)、先用后付、找朋友帮忙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天猫超市仅支持支付宝,均未出现“微信支付”选项。

  淘宝客服表示,微信支付目前处于灰度测试中,仅针对部分用户和部分商品开放,订单能否使用微信支付以支付界面为准,但在不久之后的未来会逐步全部支持。如果未来淘宝全面接入微信支付,微信将涌入数亿用户的淘宝订单。

  对此,淘天集团尚未官方表态。

  根据第三方猜测,淘宝开放微信支付初期,主要服务没有绑定银行卡和无淘宝余额的用户。还有博主透露,淘宝使用微信支付结算需要满足三个条件:淘宝店铺开通微信付款渠道、付款金额低于300元、仅购买单件商品。

  电商“含金量”最高的支付渠道的互联互通,淘宝和微信艰难磨合了两年,如今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早在2022年,淘宝也曾开放微信支付的部分渠道,但并未直接跳转微信支付,而是选择“微信扫码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帮我付”两种方式。遗憾的是,由于流程过分繁琐,用户后续反馈不佳,这一支付方式并未引起太大市场反响。

  支付渠道的合作虽然止步不前,但双方在社交渠道上却逐渐破冰。用户可以在微信私聊对话时访问淘宝链接并购买,微信朋友圈也开始接天猫的广告。

  淘宝微信各有所图

  虽然两大巨头在努力“握手言和”,但在互联网商战中,阿里和腾讯,谁能成为互联互通的更大赢家?至少从现在来看,双方都在小心试错“借力打力”。

  对于淘宝方面而言,虽然与支付宝早已深度绑定,但面对日益疲软的增速,以及拼多多的强势追击。手握海量用户的微信支付,无疑是业务增量。

  阿里巴巴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淘天集团当季收入1290.7亿元,同比增长2%,经调整息税前利润599.30亿元,同比增长1%。而关键的国内零售商业客户管理收入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为此,阿里巴巴CFO徐宏也坦言,由于国内消费结构的变化,淘宝和天猫业务的变现率在下降,目前还处于“如何提高用户的消费频次从而带动GMV增长”的过程中。

  与此同时,支付宝与淘宝曾经深度绑定的关系也有所变化。

  今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公告显示,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由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

  也就相当于,蚂蚁集团旗下的支付宝与淘天集团旗下的淘宝,已经由“亲兄弟”变成“好伙伴”。特别是阿里巴巴“1+6+N”组织改革后,淘天集团将扮演更独立发展的角色。于是便有了“背刺”支付宝并“牵手”微信支付,选择多渠道的支付渠道的一招。

  微信同样面临“流量见顶”的困局。据腾讯2023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微信月活账户数达13.36亿,同比增长2%,已成为国内覆盖用户群体最多的App之一。而淘宝App月活用户达8.77亿,稳居电商平台第一位。

  与淘宝的合作,微信支付不仅能撬动支付宝在电商交易中的“基石”,赢得弯道超车的机会,还能完成微信“社交+电商”的商业闭环――微信提供广告驱动用户购买,支付也在微信完成,淘宝等第三方电商仅作为消费渠道,这也弥补了腾讯商业版图中电商环节的缺失。

  支付渠道如果打通了,淘宝和微信App相互跳转,更应该及早提上日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