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小花:抓住AI人工智能发展新机遇
人工智能(AI)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五个维度,探讨如何抓住AI发展新机遇,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一、AI发展的战略意义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也是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当前,全球AI技术发展已进入快速突破、应用驱动的新阶段,以ChatGPT、Sora、DeepSeek等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持续取得突破,推动AI从感知向认知、从分析判断式向生成式、从专用向通用转变。我国AI发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但在理论创新、算力资源、人才发展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如何抓住AI发展新机遇,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
二、政策支持:构建AI发展的制度保障
1. 顶层设计:制定国家AI发展战略
战规划:制定国家层面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实施路径。例如,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提供了顶层设计蓝图。
政策扶持:优先扶持若干具有竞争力的地区和企业,给予“一地一策”“一事一议”重点支持,推动AI技术在重点领域的突破和应用。
2. 法规标准:完善AI治理体系
法律法规: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法的制定和出台,形成以人工智能法及配套监管工具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确保AI技术安全、可靠、可控。
伦理准则:构建AI伦理准则,明确技术应用的边界和规范,防范算法歧视、数据泄露等风险。
3. 试点示范:建设AI应用中试基地
中试基地:布局建设一批国家AI应用中试基地,聚焦共性问题,带动行业效能提升。例如,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问题,打造“示范价值高、带动效应强”的标杆应用。
共创平台:打造AI应用研发中试验证环境,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对接,孵化培育领先的AI企业和产业集群。
三、技术创新:突破AI发展的核心瓶颈
1. 基础研究: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算法突破:深入把握世界AI发展新趋势,加强机器学习算法、智算芯片、核心软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脑科学与类脑智能、量子计算和AI领域交叉学科协同突破。
开源生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源开放研发生态,促进产学研用各类主体共创共享,带动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2. 算力支撑:优化AI算力基础设施
算力布局:统筹整合算力资源,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例如,截至2023年,我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列全球第二位,但需进一步形成标准化算力服务。
算力成本:通过规模经济效应,降低AI与产业融合的成本,减少企业创新投资的不确定性。
3. 数据要素:提升高质量数据供给能力
数据开放:建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
数据标注:围绕数据采集、标注,探索打造数据训练基地,研发超大规模AI模型。
四、产业融合:拓展AI应用的广度与深度
1. 传统产业升级:AI赋能“中国智造”
制造业转型:AI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例如,智能制造企业通过数智平台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高效化,促进生产流程和用户需求的有效对接。
农业现代化:AI应用于农业领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准度。例如,通过AI技术优化种植方案、监测作物健康状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新兴产业培育:AI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智能机器人:AI技术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在医疗、物流、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
无人驾驶:AI赋能无人驾驶技术,推动交通出行方式变革。例如,自动驾驶汽车通过集成激光雷达、GPS定位等技术,实现安全、高效的驾驶决策。
3. 消费提质:AI提升生活服务品质
智能消费: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领域服务品质。例如,AI客服、智能推荐系统等提升用户体验,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等新场景。
医疗健康:AI辅助诊断系统快速准确识别疾病,助力医生作出更科学的治疗决策。例如,医疗影像AI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让更多患者受益。
五、人才培养:构建AI发展的人才梯队
1. 教育体系:培养AI综合型人才
学科设置:在高校和职业院校中增设AI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既懂行业技术又懂AI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产学研合作: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贯通,培养更多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2. 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AI素养
技能培训:开展AI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数字技术素养和操作水平。例如,针对流水线工人、简单机械操作员等群体,开展AI相关技能培训,帮助其适应技术变革。
终身学习:建立AI领域终身学习体系,鼓励劳动者持续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应对就业市场变化。
3. 人才引进:吸引全球AI顶尖人才
国际合作:加强AI领域国际合作,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华工作和创新。例如,通过国际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等方式,汇聚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
政策激励: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AI人才回国发展。例如,提供科研经费、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支持,解决人才后顾之忧。
六、国际合作:共建AI全球治理体系
1. 技术交流:推动AI技术普惠共享
国际会议:举办全球性AI学术会议和科研合作项目,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例如,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等平台,推动开放互信的国际治理对话与合作。
技术转移:加强AI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帮助发展中国家提升AI应用能力。例如,通过技术援助、培训等方式,缩小全球智能鸿沟。
2. 全球治理:共建AI治理规则
治理倡议:落实全球AI治理倡议,推动国际社会共同制定AI治理规则和标准。例如,加强AI安全、伦理、隐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确保技术健康发展。
多边机制:利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推动AI全球治理体系构建。例如,通过国际组织协调各国AI政策,避免技术垄断和不公平竞争。
3. 竞争合作:平衡国际竞争与合作
竞争策略:在AI领域保持国际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例如,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式,支持国内AI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合作共赢: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例如,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共享等方式,推动AI技术全球应用和发展。
抓住AI机遇,引领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抓住AI发展新机遇,需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产业融合、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五个维度协同发力,构建AI发展的制度保障、技术支撑、产业生态、人才梯队和全球治理体系。
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我国有望在全球AI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让我们以“人工智能+”行动为契机,抢抓历史性机遇,开启智能时代新篇章。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