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正文

木雕艺术家龙巍:以刀为笔,传承千年匠心

作者:网络 时间:2025-08-29 11:56 点击:
导读:在湖南祁东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一位年轻的木雕艺术家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悄然推动着传统木雕艺术的现代转型与发展。他,就是龙巍——一位执着于木雕

在湖南祁东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一位年轻的木雕艺术家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修养,悄然推动着传统木雕艺术的现代转型与发展。他,就是龙巍——一位执着于木雕艺术二十载的匠人,祁东木雕的代表性传承人,更是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图片


龙巍生于1988年,自幼对传统工艺充满兴趣。2005年,他正式拜师严平石,开启木雕艺术之路。多年的学徒生涯,不仅让他掌握了基础的雕刻技法,更培养了他对木材的敏感与对传统的敬畏。2010年,他北上进入北京象牙厂,从事牙雕工作。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更高难度的雕刻工艺与更广阔的艺术视野,也为他后来回归木雕并融合多种雕工技法奠定了基础。

2012年,龙巍回到家乡祁东,创立“子辰雕刻工作室”,开始独立从事木雕创作与研究。他并未止步于技艺的熟练,而是持续深造:2015年拜师肖韶山雕刻家,2016年进入东北林业大学攻读工商管理专业,2020年参加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班,2021年又赴北京参加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这些学习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知识结构,更让他意识到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图片


龙巍的木雕艺术最具辨识度的特点,是他将商周青铜器的形制、纹饰与木雕工艺相结合,开创了“青铜化木”的艺术风格。他擅长以印度小叶紫檀、海南黄花梨等名贵木材为材,借鉴青铜器中的饕餮纹、夔龙纹、螭虎纹等传统纹样,通过深浮雕、透雕、圆雕等技法,使木雕作品既具青铜器的庄重古朴,又不失木质的温润与灵动。


图片


例如他的参评作品《饕餮夔龙四象印》,以印度小叶紫檀为材,整体结构复杂、纹饰繁复,既体现了古代印玺的礼仪功能,又融入了四象文化的哲学内涵。另一件作品《狻猊香薰》,则利用木材的自然形态与空洞结构,巧妙设计出香薰的烟气通道,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彰显出作者对材料与功能的深刻理解。

龙巍在创作中尤其强调“因材施艺”。他认为,每一块木材都有其独特的生命与语言,匠人的责任是读懂它、尊重它,并通过技艺将其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他很少对大型原料进行大刀阔斧的切割,而是倾向于保留木材的自然形态与纹理,通过精巧的设计与雕刻,使作品与原料之间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


图片


他在《探究新形势下传统木雕的发展与传承》一文中写道:“刀法如笔触,不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心性的流露。”他强调,木雕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外形的美观,更在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

龙巍的艺术成就获得了广泛认可。他曾获“金凤凰”金奖、“百花杯”银奖、“红枫奖”银奖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大奖,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并多次入选专业刊物。2022年,他更被认定为祁东木雕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图片


然而对他来说,比获奖更重要的是传承的责任。他带徒授艺,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工作,担任祁东县雕刻艺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等职务,致力于推动木雕艺术的普及与教育。他认为,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喜爱并参与到木雕艺术中来,这项古老的手艺才能真正传承下去。

龙巍的木雕艺术,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更是一种文化的创新与转化。他以现代人的审美与思维,重新诠释古代青铜文化与木雕工艺,使其在当代生活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他的刀下,木不再只是材料,而是承载着历史、文化与情感的媒介。


图片


正如他所说:“木雕是一门慢艺术,它需要时间、耐心与热爱。”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龙巍以其沉稳的匠心和深厚的文化自信,为我们展示了一种可能:传统可以很当代,手艺可以很时尚,而匠心,永远是一种最动人的力量。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