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娱乐 > 娱乐圈 正文

电视剧《繁花》开播:时代记忆泛着光泽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28 10:27 点击:
导读:

电视剧《繁花》开播:时代记忆泛着光泽(图1)

  电视剧《繁花》终于开播了,在这个岁末激荡起时代共鸣。这部剧虽立在时代变革下的上海生意场,却是在讲述人生百态、俗世悲喜,观众不论是追怀彼时的灿烂,还是在阿宝等角色身上发现理想的自己,都算是一种殊途同归的心电感应,都是感受到了《繁花》所携带的情绪与精神,并将其升华。

  笔者在剧集开播前通过看片会已观看部分剧集,《繁花》是靠故事实实在在地吸引人,它是将故事与人物放入历史谱系中加以讲述的。剧中,在时代的加持下,阿宝等人跻身成为商界后起之秀。20世纪90年代上海正带动着长江流域进行新的飞跃,单就那条仅有755米的黄河路,每分每秒都有戏码上演。《繁花》的故事在这里开局,围绕人们的命运徐徐展开,不过两集,就勾勒出“宝总”的人生轨迹,也诉说了发根等人因一己贪欲走上歧途。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复杂的人性、微妙的情感等汇聚一处,《繁花》极具历史激情和现实感染力,扣人心弦。

  《繁花》承袭了原著鲜明的特色,渗透出文学之美。剧中采用交叉缠绕叙事,灵动、鲜活、信息密度高,环环相扣出大小高潮。讲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爷叔等人创业的风光与凶险,也回首如今景观之源流。“当下”与“过去”密集地关联在一起,相互交映、互为镜像,极有复调感,是凸显个人与时代相辅相成的所在。《繁花》的地域特色和语言风格更是一大看点。金宇澄在创作小说时就大胆废除了人物的心理描写,改用对话代替,这一点在剧中亦有很好的体现。吴侬软语下是冷酷无情的资本市场,角色寻常对话中暗藏着生活哲思。仁智互见,观众可以在观看过程中细细揣摩。

  从文本到影像,《繁花》的光影有上海的腔调,有王家卫的标识,由此显现出独特的时代纵深感。剧中影像充满希望与生机,多有对寻常普通生活、市井百态的刻画,家常小馆里的氤氲热气,大年初五路边点燃的烟花,带观众慢品人间烟火色。同时,《繁花》的画面流转中又饱含迷恋和思考,频繁出现的都市迷离光影、夜晚霓虹变幻,看似为“繁花”的表征,又似角色孤寂疏离的自我追寻。

  《繁花》以上海这座城市为落点,其实要说的是每一个不舍昼夜的追梦人。剧中的阿宝、玲子、汪小姐、李李等年轻创业者拼尽全力奋斗的1993年,正是上海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的起点,我国外贸发展增势强劲的时期;阿宝等人“左手做外贸,右手炒股票”,正是对上海改革与进步的具象写照。他们与市场、生活的每次交手,都充满历史细节和时代气味。

  阿宝等人命运的深刻性在于大时代带来的冲击和动荡。《繁花》极为深入地铺展开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连接了过去与当下,为屏幕前的年轻观众带来充满享受和代入感的观剧体验。从寂寂无名到声名鹊起,剧中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每一次抉择都有不平凡的意义。彼时与此时的年轻人虽有差别,但都处于相似的激烈竞争环境中,剧中人物面对机遇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克服自身的局限以及环境带来的困难,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观众看《繁花》,也是在看自己、认识自己,阿宝对朋友们的仁义、玲子的能屈能伸、汪小姐的聪明能干、李李的“至真”等等,都值得细品,提供给年轻人超越自我困扰和焦虑的可能。也就是说,观众看的是传奇故事下具体可考的励志文化。

  《繁花》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它将上海精神精准地传递了出来。这其中包含时代风云和创业者奋进之姿构筑出的风貌,历史韵致和群体奋斗心态铸就出的气质。《繁花》为那个难以描摹的时代作注解,向伟大时代与人们致敬。

  文/张颐武(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