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喜剧与生活一同新生
作者:夕 君
喜剧电影《年会不能停!》自去年底上映后广受好评,影片没有拼凑网络段子,也没有令人不适的“馊哏”,而是凭借对职场生态的生动描摹和辛辣讽刺令人会心一笑并由衷感叹:很久没看过这么接地气的喜剧了。该片的火爆提醒创作者:喜剧不仅要会“玩梗”,更要会“造梗”。
曾几何时,优秀的喜剧小品、影视剧总能打造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名场面或留下一些口口相传、多年不衰的金句。无论是“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点头yes摇头no,来是come去是go”等经典小品台词,还是电影《甲方乙方》中天马行空的“好梦一日游”业务、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独具况味的日常生活展现,出色的喜剧效果总是来自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体味,背后往往隐藏着鲜明的表达意识和丰富的社会时代信息,让观众笑得开怀,也笑得有意味。近年来火爆出圈的喜剧作品如《互联网体检》等,也都遵循这一思路。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梗在网络上不胫而走,从个人经验、圈子文化上升为全网流行的公共话语,进而成为喜剧创作的灵感池、素材库。在这一过程中,创意与包袱的流动方向发生了逆转,喜剧的创作逻辑似乎也悄然改变。梗的流行体现出网络社群、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创造活力,喜剧作品适当借鉴倒也无可厚非,但需要注意的是,对既有段子的再传播、再生产尽管能通过巧妙转换语境、利用文本间性,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新的表达效果,但新的排列组合终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几句流行语被翻来覆去地化用,最终往往丧失表达意味,只剩下言语层面的逗乐。这类耍贫嘴式的喜剧乍看起来似有“接地气”的假象,其实与社会生活、观众内心的距离却非常遥远。近年来某些喜剧作品折戟沉沙,都或多或少与踩了这个坑有关。
归根到底,喜剧效果不仅来自语言运用上的出其不意,更需要营造喜剧情境,让诞生于其中的话语、行为自然地引人发笑。要做到这一点,逮住几个现成的梗反复“盘”是不行的,创作者必须从生活出发进行新的创造,把那些有喜感潜质的东西提纯成艺术,让喜剧与生活一同新生。(夕君)
随便看看:
- [娱乐圈]《九尾狐传1938》曝预告海报 李栋旭金素妍主演
- [娱乐圈]《无间》真格格遭暗害,闪官疯狂报复沈啸,花向雨的秘密藏不住了
- [娱乐圈]对话乌镇戏剧节三位发起人黄磊、赖声川、孟京辉 乌镇戏剧节的
- [娱乐圈]《异人之下》:书写东方审美意蕴下的凡人英雄梦
- [娱乐圈]一场关于纪录片的未来畅想,大咖共话非虚构影像的创新发展
- [娱乐圈]娱乐圈热议!华晨宇跳大神做法被封2023年“华语乐坛永远的神
- [娱乐圈]电影《不虚此行》主创观众齐聚共赏温暖现实主义
- [娱乐圈]“风声”再起,文学与舞台艺术共舞
- [娱乐圈]全国各地演唱会掀起热潮 如何让明星流量成为城市留量
- [娱乐圈]《当家小娘子》即将上线 单身后娘带萌娃鸡飞狗跳合家欢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