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论坛相关议题内容结集出版
近日,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论坛相关议题内容正式结集出版。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多位法学专家,在研讨“刑事检察工作”的议题中,深入分析了异地执法现象的成因,并对规范违规异地执法行为提出建议。
此前,瑞德青春(珠海)健康管理公司涉嫌诈骗案由河南某地警方异地侦办,25名嫌疑人系企业管理人员,项目涉案金额大约13.6亿元,被查封的集团资金大约为18.7亿元,疑为超额查封。
该案件辩护律师在审理中提出多项质疑,包括对检方未盖章被害人名单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存疑,指出名单错误及被告人被列为被害人;同时质疑公诉人未提供全案同步录音录像,并指出检察院移送卷宗中的矛盾,引发对证据隐匿的怀疑。
在另一个案例中,内蒙古某县一位市民购买广东某保健品生产企业2000元的产品后,以被诈骗为由报案,随后该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带走,涉案金额数亿元。
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论坛相关议题中,多位法学专家分析了“如何进一步规范多层级网络犯罪案件中的管辖权问题”,专家对媒体报道的多起“异地执法”案件的成因进行了剖析,中国政法大学郭烁教授建议:第一,建立刑事司法管辖权异议制度。第二,建议针对出现违规异地执法现象的涉网络、传销、非法集资等案件,确立最密切联系原则,在立法层面解决“沾一点就能管辖”的问题。第三,建议尝试通过司法解释的方法对异地拘留、逮捕进行一定的限制。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中第3条指出:规范涉企案件立案和管辖工作,防止和纠正执法司法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落实立案登记制不动摇,依法保障当事人诉权,坚决杜绝拖延立案、违规不立案、限制立案、选择性立案等问题。坚持法定管辖为原则、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为例外,严禁受地方保护主义影响或者出于趋利性目的,对涉企案件扩张管辖、人为制造异地管辖,以涉嫌刑事犯罪为由对依法应当立案的涉企民事案件不予立案或者驳回起诉。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或者下级法院提请指定管辖的,有关法院应当严格审查、依法处理,从源头上防止违规异地执法、趋利性执法司法。
第7条指出:公正审理涉企行政案件,促推行政机关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对涉企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和行政赔偿等重点领域行政案件的司法审查力度,坚决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和乱查封现象,坚决依法追究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的法律责任。贯彻落实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基本原则,切实纠正小过重罚、重责轻罚、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等问题。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和裁判尺度,通过依法审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提出司法建议等方式,促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裁量权行使,推动跨区域执法标准衔接。
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坚持严格公正司法规范涉企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的通知的相关内容对西南政法大学第八届刑事司法论坛中多位法学专家提出的建议有了明确解释。
责任编辑:网络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