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产业园区集聚新动能

作者:admin 时间:2023-05-22 07:20 点击:
导读:

  园区是产业集聚的高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记者自南京出发,一路向东,沿途采访半导体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物联网创新园、船舶工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看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江苏大地上活力迸发。

  阳光岛是南通市如东县一块面积3平方公里的小岛。过去的一片荒岛,如今成为中石油LNG(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这个接收站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存储量最大、天然气调峰能力最强的接收站。

  “我们正布局建设全国最大的LNG能源保供基地,目前还有3个接收站正在建设。”南通市洋口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周梁介绍,洋口港的特别之处在于产业集群程度高,“坚持让港口为重大项目服务,为临港产业配套”。

  在洋口港,从上游“一滴油”,到下游“一根丝”,再拓展至“一匹布”,全产业链可在一个园区落地。不远处的小洋口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则以风电产业为主导,形成了集风场运营、生产制造、安装出运、建设维护、科技研发和风机检测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风电产业基地。

  锚定一个新方向、形成一个园区、带动多条产业链,在江苏大大小小的园区里,培育出各种产业集群。2022年,江苏重点培育的16个集群集聚规上企业约3.5万家,主营业务收入超11万亿元。

  产业体系完备、配套能力强、服务举措到位,园区正成为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

  启东海工船舶工业园中,轮船、海工装备摆开“巨人阵”,蔚为壮观。长江岸线资源有限,船企奋力“转舵”,走向升级新航道。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过文骏指着风电安装平台向记者介绍,其核心装备1800吨主吊机、桩腿结构、抬升系统均由振华重工研究制造,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些年我们着力技术研发,解决了一批‘卡脖子’难题”。

  海工船舶工业园运营10多年,园区党工委书记黄豪杰有几个明显感受――产品向高端升级,企业规模不断增长,从制造迈向智造。园区企业找准方向,修炼“独门绝技”。一批“大国重器”“全球首制”在此诞生。

  一路走来,记者透过园区看到江苏的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江苏的集成电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海工装备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1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获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7条产业链迈入国际中高端水平。(经济日报记者 曾诗阳 魏永刚)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