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体育消费需增加优质供给

作者:admin 时间:2023-05-24 07:52 点击:
导读:

  当前不少体育消费节的内容和玩法仍然比较传统,知名度、显示度也不高,各地仍应开动脑筋、推陈出新,增加优质供给,让购物节庆的内容与体育消费的主题更加匹配相融。

  近日,首届上海体育消费节开启。作为第四届“五五购物节”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这项为期两个月的体育主题消费节庆将带来多达百余项促消费活动。无独有偶,深圳、南京、长沙、苏州等地近期也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体育消费嘉年华活动,各地不约而同地用消费节的形式创造供给,激发体育消费需求,带动城市消费热潮。

  不难发现,不少地方今年首次推出省市一级的体育主题专项消费节,而起步早的一些地方,其体育消费节历史也不过三四年时间。同时,受疫情影响,体育活动、户外线下消费受到严重抑制,可以说以“体育+消费节”为主体的促消费活动在过去三年并没有发挥效用。

  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需求从哪里来?供给是关键,尤其是受疫情冲击行业的快速复苏成为重要突破口。其中,体育消费以其扎实的群众基础和市场容量,成为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随着夏日体育消费旺季到来,各地都看到了体育消费的潜力,并且纷纷尝试将大型消费节庆与体育项目相结合,以节聚商、以商促销、以销兴市。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不少体育消费节的内容和玩法仍然比较传统,知名度、显示度也不高,各地仍应开动脑筋、推陈出新,增加优质供给,让购物节庆的内容与体育消费的主题更加匹配相融。

  一方面,真正打造惠民的体育消费形式、产品以及服务。比如,在节庆周期方面,不少消费节时间偏短,参与主体有局限,大多以商家降价优惠、政府发放消费券为主,且活动形式、优惠力度、服务形式方面也比较传统。不过,有些地方也在创新尝试,比如,上海不仅发放数额不菲的消费券,同时还将体育消费与商贸、旅游、文化等特色相结合,打造如“半马苏河”类的文体旅一体化的体验型消费场景,同时,优化服务手段,推出全民健身电子地图,探索体育消费数字化服务与营销的新路径。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消费节庆号召力,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体育赛事,扩大体育消费覆盖面。今年是国内线下赛事全面回归的一年,作为体育消费的强大驱动力之一,高水平赛事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觑,一场好的体育赛事甚至不亚于一场盛大的节日。因此,消费节要与体育赛事相融合,为体育赛事服务,提供餐饮、娱乐、体育装备等一系列周边消费配套。同时,要利用消费节契机打造或引进一些民间赛事,比如一些城市举办主题马拉松、户外比赛、业余联赛等,扩大赛事相关消费规模,让赛事走进商圈、融入城市。

  总而言之,体育消费节,体育与节日都是手段,而促消费是目的。要想达到目的,还需回到全民健身、体育时尚、高水平赛事这些供给本源上来。当形成了真正的体育热点与参与动机,满足了群众社交娱乐、户外运动、亲近自然的生活需求,体育消费节自然会具备吸引力,促消费的目标也会水到渠成。(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 景)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