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轮胎出厂几年就“过期”?一经销商被判三倍赔偿

作者:admin 时间:2023-05-26 07:30 点击:
导读:

  扬子晚报讯(通讯员 郁华 记者 朱亚运)三年前,货车司机吴某在某轮胎店购买了14条轮胎,共支付19600元。后吴某在使用过程中因质量问题与该轮胎店发生纠纷,且发现当初购买的均为出厂三年以上的库存轮胎。吴某认为,该轮胎店销售库存胎的行为构成欺诈。

  近日,吴某向崇川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退还货款19600元,并三倍赔偿损失58800元。某轮胎店认为,其销售的轮胎没有质量问题,轮胎质保期五年,轮胎店不应赔偿吴某损失,请求驳回吴某的诉讼请求。

  崇川法院经审理认为,关于轮胎的销售期限问题,虽然没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或国家标准明确规定轮胎出厂以后的销售期限,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行业标准<轮胎经销企业经营规范理赔要求>》规定理赔期限按轮胎胎侧生产日期计算三年内,或经销企业(指终端零售商)将商品售出一年内为理赔有效期限,轮胎经销企业不应经销不能理赔的轮胎。

  因此,出厂三年以上的库存轮胎不属于正常售卖的轮胎范围,除非经销商向消费者事先明示并在承担质量保证责任的情况下议价销售。本案中,某轮胎店出售给吴某的轮胎,是安全使用寿命远低于正常销售标准的轮胎,应属于瑕疵轮胎。理赔期限与某轮胎店抗辩的五年质保期并非同一概念。

  诉讼中,吴某因所购轮胎中的两个已更换,其余仍在使用,故放弃了退货请求。法院认定,某轮胎店在没有明示的情况下,向吴某销售从生产日期起算已超过3年的轮胎,存在安全隐患,构成欺诈。最终判决某轮胎店赔偿吴某三倍损失58800元。

  法官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法律上的欺诈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其中不作为是指存在告知义务的前提下而故意隐藏事实的行为。本案中,某轮胎店作为对轮胎正常使用年限、质量等更加了解的经营者,理应在销售涉案轮胎时,主动做出详尽、清晰的解释,告知吴某轮胎生产日期等信息,以便吴某自主作出选择,否则其行为构成法律上的欺诈。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