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用声音“隔空”送药至病灶部位

作者:admin 时间:2023-06-14 07:38 点击:
导读:

  科技日报讯 (记者叶青)6月13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先进院)郑海荣研究员团队开发出一种相控阵全息声镊操控技术,在生物体及血流中成功实现了对含气囊细菌群的无创精准操控和高效富集,在动物模型中实现了肿瘤靶向治疗应用。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相较而言,基于高频声波梯度声场设计的声镊在生物体中具有作用力大、穿透性强、操控通量高和无须标记等独特优势。”论文通讯作者郑海荣表示,如果能运用声学的方法,不需要介入手段,就能“隔空”,将药物和治疗细胞精准运送到生物体病灶部位,解决临床治疗的一大难题。

  对此,团队提出并构建了可编程相控阵全息声镊理论、技术和仪器体系,为生物体等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声操控奠定了基础。

  “相控阵全息声镊仪器系统基于高密度面阵列换能器产生可调谐三维体声波,通过对空间声场在活体血管内等复杂环境中的时空精准调控,可成功操控含气囊细菌团簇,使其精准地移动到目标区域并发挥治疗功能,有望为肿瘤的靶向给药和细胞治疗等提供一种理想手段。”郑海荣介绍。

  在此系统中,团队开创性地利用时间反演矫正声波穿越非均匀介质中产生的畸变,将超声成像与三维声操控相结合,实现了非透明非均匀介质中三维声镊的自导航,率先突破了复杂环境中声操控面临的瓶颈问题;同时,推动了二维高密度超声换能器阵列的微型化,融合显微成像,初步实现了细胞、微生物等的离体三维声操控验证。

  “通过二维高密度超声换能器阵列形成的强梯度声场,就像无形的‘镊子’,控制细菌精准地按照预设路线,到达病灶部位。”团队成员马腾研究员说。

  “该研究证明了相控阵全息声镊可以作为一种活体内非接触精准操控细胞的新工具。”郑海荣表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