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上半年能源工程建设提速加力

作者:admin 时间:2023-08-03 07:04 点击:
导读:

  能源活动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八成以上,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以雅砻江为例,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基础好,风电、光伏等资源也较为丰富,通过水风光一体化开发,将运行特点差异较大的能源品种集合在一起,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1+1+1>3”的综合效益最大化,能够更好推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利用。

  今年,我国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速加力,能源革命深入推进。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进展顺利。第一批9705万千瓦基地项目全面开工、部分建成投产,第二批3048万千瓦基地项目陆续开工,第三批基地项目正式启动实施。今年以来,金沙江昌波水电站等大型水电站完成核准,总装机容量超372万千瓦,核准总投资规模约780亿元;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加快推进。

  截至6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39.8%;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3.7%。总体来看,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13.9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51.5%,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电网工程配套建设有序推进,确保清洁能源发得出、送得到。金上―湖北、陇东―山东、宁夏―湖南等特高压工程相继开工。其中,全长1634公里的宁夏―湖南特高压工程,是我国沙漠、戈壁、荒漠地区首条外送特高压直流工程,接入配套的光伏发电9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以及464万千瓦支撑煤电,新能源电量占比超过50%。

  1月至6月,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319亿元,同比增长53.8%。据了解,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开发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2100亿元,全流域水风光蓄资源开发还将新增投资约5000亿元,带动万亿级的产业发展。

  当前,光伏治沙、“农业+光伏”、可再生能源制氢等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说,随着风电高塔筒、长叶片、大容量机组,光伏发电高效晶体硅电池、钙钛矿电池、异质结技术等不断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应用场景将不断创新发展。

  本报记者 丁怡婷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