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全国首个重力储能项目主体工程封顶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30 07:30 点击:
导读:

  科技日报讯 (记者金凤)记者10月27日获悉,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的全国首个重力储能项目――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主体工程于近日正式封顶。该项目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并网。

  今年7月下旬,由中国天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天楹)投资建设的“如东100兆瓦时重力储能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5亿元,建设规模为100兆瓦,发电功率为25兆瓦,主体建筑为一座长120米、宽110米、高148米的35层储能塔。

  中国天楹项目现场负责人吉顺林告诉记者,该项目采用全球领先的重力储能技术,主要原理是利用风光等新能源产生的富余电力或电网谷、平电力将重力块提升至一定高度,将电能转换为势能进行存储;在需要电力时,系统再逐次下放重力块,将势能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该系统既适用于电力的调峰调频,也可用于新能源电力的储存与利用。

  吉顺林表示,中国天楹的重力储能技术作为一种新兴储能技术,具备安全性高、经济性强、寿命长、储能时长灵活等优点。重力块的生产原料为垃圾焚烧底渣、建筑垃圾、尾矿、煤灰、玻璃纤维等废弃材料,无化学风险,并且储存介质较难退化,整个系统更加绿色、安全。

  “重力储能的出力特性更接近火电机组,具有安全性高、环境友好、出力稳定的优势,是良好的调峰资源,推广应用后可作为调峰容量的重要补充,增强尖峰负荷时段的电网供电能力。”国网南通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方式计划室主管刘海东介绍,新型重力储能的灵活调节优势也有助于平抑风电、光伏的出力波动,有效促进新能源的就地消纳,提升电网运行效益。

  刘海东表示,近年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建设储能管控平台,以重力储能试点建设为契机,基于“新能源+重力储能”应用场景,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探索构建储能的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制定重力储能的调度管理体系。未来,国网南通供电公司将通过参与制定重力储能相关标准和规程规范、践行并优化重力储能运行机制等方式,全力引导新型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转型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