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要智能化实施耕地保护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30 07:32 点击:
导读:

  日前,河南、黑龙江等农业大省努力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精确施肥、减少浪费、提高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当前,发展智慧农业是推动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实施耕地保护的智能化转型,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确保耕地的长期健康和生产力。

  智能化技术有助于优化耕地资源。过度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虽能短暂提升耕地利用率,但会破坏土壤生态,导致生物群落衰竭和土壤酸碱失衡。这不仅会降低耕地承载力,还将影响农业的效率和可持续性。智慧农业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可实现全程土壤智能监测和管理。通过使用专业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科学指导土壤质量调控,进而不断培肥土壤,确保耕地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循环增值。

  智能化策略有利于守护耕地环境。农业活动引发的土壤污染涉及复杂的环境污染链条,不能仅依赖末端治理,更应重视源头防控。精准灌溉技术确保了农田的水利用效率并减少了地表水污染的风险。实时的地下水质量监测有助于及时识别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确保农业用水安全性。智能土壤监测系统则持续跟踪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变化,为化肥和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支持。智能化分析技术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实时监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存量,帮助确定环境的承载能力,并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化解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策略为耕地土壤污染治理提供了更为科学、精确的依据,更有助于实现“服务环境管理、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推进生态保护”的核心目标。

  智能化融合还可以有效构建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物理技术为农业带来新的数据和监控手段,但生物科技与物理科技有机结合才是智慧农业的深层体系。生物科技基于生物学原理,通过促进自然和生物学过程来增强动植物生长,确保农业的生态平衡。这种融合将跟踪型调控变成预见型调控,使外在型调控变成内外互动型调控,从而有效提升了农业韧性。智慧农业遵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原则,生产和生活不能破坏生态,生态建设也要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求。智慧农业可以利用技术提高生态服务的价值,如运用“3S”技术动态监测界定当地的生态阈值,加强对农业农村生态空间的整体保护,修复和完善农业生态廊道,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通过建设健康稳定的农田生态系统,确保高质量农产品产出。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詹 琳)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