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治理药品浪费
只有从源头抓起,把反浪费贯穿于药品生产流通全过程,才能形成治理闭环,最大限度压缩浪费滋生的空间
如今,许多家庭习惯储备常用药。然而,由于非理性囤药、备药用药欠科学等原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浪费比较常见。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备有小药箱,却有80%以上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药箱的习惯,全国一年因此产生的过期药品约1.5万吨。
药品浪费不仅会加重医保基金和个人药费负担,还容易造成药物滥用、药物污染等安全隐患,必须拿出更坚定的决心、更切实的举措,及时加以遏制。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节约药品资源遏制药品浪费的实施方案》,就药品生产、临床用药、药品流通、宣传引导、废弃药品管理等提出了具体工作措施和要求,从药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为遏制浪费提供了政策指引。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许多地方都在积极探索遏制药品浪费的有效办法。比如,浙江宁波市在保障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对部分药品推行拆零销售,从源头减少浪费;上海市升级相关数字化服务平台,组织执业药师等以公益服务方式开展轮值,提供在线药学服务,及时解答市民买药、用药疑问,减少末端浪费。这些举措着眼不同环节,对建立健全遏制药品浪费的制度机制具有启示意义。
也要看到,遏制药品浪费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才能堵住漏洞,不留死角。从生产端看,一些药品包装不够科学,药品剂量远超单个疗程所需;从销售端看,买药品赠药品等促销活动、大处方带来的不合理用药等现象依然存在;从回收处理看,统一且规范的废弃药品收集销毁渠道尚未普遍建立,居民缺少合适的渠道处理用不完的药品。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增加了治理难度。只有从源头抓起,把反浪费贯穿于药品生产流通全过程,才能形成治理闭环,最大限度压缩浪费滋生的空间。
开展全链条治理,还要从细节入手,做好政策配套,增强可操作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比如,推行药品拆零销售,就要统筹考量医药企业、医疗机构、药店和消费者等各方利益和需求,细化相关制度设计。哪些药品能够拆零?如何拆零?如何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形成长效机制,产生良好的政策效果。再比如,引导消费者理性购药、科学备药,对于减少浪费至关重要,但这需要细致的用药服务指导。不妨探索一定的激励机制,鼓励社区医疗机构及药店提供药学服务,或让家庭医生在随访时帮助有需要的签约居民整理家庭药箱。当前,药品网络销售驶入快车道,监管难度进一步增加,要做好制度衔接,强化细节管理,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反浪费意识。
我国是世界工业医药大国,产业链完整,医药产品品种数量、生产能力位居全球前列,但依然要杜绝浪费、提高药物的使用率。这对改善生态环境、更好维护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强化全链条治理的意识,一个一个环节抓,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更好保障群众合理用药需求,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浪费。
随便看看:
- [资讯]阿姨赶女儿婚前写遗嘱防女婿:防儿媳女婿条款有效吗
- [资讯]斗鱼主播巅峰集结,鱼乐盛典 9 周年斗鱼年度颁奖典礼掀起全网
- [资讯]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400亿件 折射经济持续向好信号
- [资讯]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一季度新增装机量同比增长86.5
- [资讯]@“铲屎官们”,是时候带家中爱犬来打针啦!
- [资讯]咖啡“花式”培训催生就业创业新空间
- [资讯]两女子吃自助餐,将价值400元食材打包,最后被刑拘,你怎么看
- [资讯]澳门基本法颁布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举行,李鸿忠出席并发表主旨讲话
- [资讯]据WHO报道,全球约有六分之一的生育期成年人经历过不孕
- [资讯]1至4月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 同比增长6.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