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低碳共识 共谋绿色发展
新华社南京5月15日电(记者秦华江 陈席元 高敬)分享降碳经验、成立低碳联盟、发起低碳倡议……5月15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在常州市举办2024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多位与会人士表示,随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不断深化,“绿色低碳你我共建,美丽中国你我共享”日益成为全社会共识。
2023年,生态环境部围绕园区、企业、社区、个人、实践基地五个类别在全国范围开展绿色低碳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本次“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上,6个典型案例的代表登台,分享各自低碳经验。
“企业有责任感,员工有责任感,才能把绿色低碳推行好。”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品质中心总监陈世清表示,绿色低碳一直是企业践行的方向,全员参与,把“双碳”目标落实到产品创新、能源转型等各环节。
常州市钟楼区上书房社区利用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在屋顶铺设光伏面板,让居民活动空间和新能源车用上“绿电”。小区还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收集雨水净化后循环利用。“我们社区会持续开展全民环境教育,让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理念融入居民生活。”社区党委书记高云说。
“我带领团队的伙伴们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增强公众意识,通过实施湿地修复、高寒草场人工种草等项目,推进可持续发展。”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秘书长交巴东知介绍。
此外,故宫博物院建设“零废弃”博物馆;宝马集团沈阳生产基地里达工厂各种树木超过11000棵,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牛背鹭在北方的栖息地;福建宁德打造“零碳湾区”,发展重卡换电,去年已建成宁德到厦门全长约420公里的绿色物流专线……一个个案例生动揭示,绿色低碳已近在身边。
绿色低碳实践不断深化,但转型之路任重道远。2023年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议题,不仅对生活和经济造成影响,也给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潮流所向、大势所趋。
在探索绿色发展新路的进程中,一些地方已“节”尽所能、变道超车。常州市市长盛蕾介绍,近三年,常州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22.5%。2023年,常州实现新能源领域制造业产值7680.7亿元,增长15.0%,经济发展的含“碳”量、含“污”量更低,含“绿”量、含“金”量更高。
顺应多方呼吁,作为常州市新能源“发储送用网”产业链中的企业代表,国网常州供电公司与其他企业共同发布了低碳发展倡议:瞄准“双碳”战略目标,全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争当低碳践行者;加强新能源技术攻关和创新,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激活创新驱动力;深化新能源产业链合作,构建绿色低碳转型共赢新模式,构建产业共同体。
“全社会都要积极参与到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来,携手形成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中国贡献力量。”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说。
随便看看:
- [资讯]新一批整改结果来了!多项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资讯]全国前4家新设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均落户陆家嘴,原因是?
 - [资讯]选择奉贤 选择未来丨静观古丹青“外科手术”
 - [资讯]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不认识的蘑菇最好都别尝!
 - [资讯]市场监管总局:羽绒服装等19种网售产品质量抽查不合格率16.
 - [资讯]海航控股涉嫌债券市场信披违法被证监会立案
 - [资讯]跻身全球4强!入水如下饺子,中国军舰的舰用燃气轮机取得突破!
 - [资讯]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74亿元 同比增长6.3%
 - [资讯]汇聚起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观沧海)
 - [资讯]青海高原“小三亚”:生态黄河、璀璨非遗引客来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