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圆梦家乡 依文·中国手工坊赋能区域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青年选择返乡就业,用自己的能力和热情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面对青年返乡创业就业热情高涨,不少企业通过带动产业发展为更多返乡青年提供了重要平台。依文·中国手工坊就是其中一例。
据悉,依文·中国手工坊数字化产业基地于2023年成立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平远古镇,主要建设内容为四中心一平台,分别为文旅融合产业示范中心、数字化研发展示中心、手工艺设计研发中心、手工艺全球交易中心;致力于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融入现代数字化产业,展现织金县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工艺技艺。
作为依文·中国手工坊数字化产业基地签约员工,“95后”姑娘王秋雨大学毕业后,怀着传承苗族蜡染刺绣的梦想回到了织金,成了一名苗族蜡染刺绣推广者,致力于将藏在深山的瑰宝带入都市,走向世界。
2021年,因为对苗绣、蜡染的深厚热爱,外出多年的王秋雨选择回到家乡创业,“最初我因热爱刺绣、蜡染技艺而外出求学,如今有幸能回馈家乡,我的这些技艺才能算是没有白学。”
收集纹样、招募绣娘、提供就业……回归家乡后,她全身心投入到苗绣和蜡染的传承与发展中,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在她的带领下,织金县的苗绣和蜡染正成为当地的旅游文化新名片。
王秋雨是依文·中国手工坊旗下的“绣娘们”群体中的一员。依文·中国手工坊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收录民族纹样以及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让更多绣娘们背着娃绣着花,走上致富之路。
据了解,20年间,依文·中国手工坊已走遍中国10余个省份、30多个少数民族,在贵州、内蒙、青海、云南、甘肃等地区,140多个贫困村落,建立了1600座家庭工坊,建立了“中国民族美学纹样数据库”和“中国手工艺者数据库”。目前,数据库中已经收录8900多种纹样,25000多名手工艺人,与全球400多家品牌、1600多位设计师达成合作,搭建了“深山集市”,打造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赋能平台,通过深山集市,深山民族手工艺得以走出大山走进都市甚至走向世界。
随着乡村产业经济的崛起,依文·中国手工坊将持续发挥自身优势,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崭新活力的同时,让更多人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随便看看:
- [资讯]上海“大零号湾”,何以打造世界级科创湾区?
- [资讯]孙莉回应多多被造谣 黄磊转发表示从未买过热搜
- [资讯]全覆盖、深挖掘、强保障,杨浦区这样打造校园足球“一条龙”布局
- [资讯]出口量创新高!小小罐头 撬动海外大市场
- [资讯]北京招商引资结硕果 “两区”新增落地项目2632个
- [资讯]胡姆扎·尤萨夫当选英国苏格兰民族党新任党首
- [资讯]乱套了!卡米拉成“真王后”,威廉情人的儿子与乔治同台,烂到根
- [资讯]江苏泰兴烟草: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 [资讯]国家医保局等五部门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
- [资讯]实探北京“五一”楼市:新房花样促销忙蓄客 二手房成交回归理性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