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海底捞雷山鱼酱酸项目入选非遗保护传承案例,乡村振兴新典范

作者:网络 时间:2024-11-21 09:48 点击:
导读:近日,“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盛典在成都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海底捞火锅凭借助推贵州雷山鱼酱酸这一非遗食材的标准化和市

近日,“2024焕新非遗·天府之夜”盛典在成都隆重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年度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海底捞火锅凭借助推贵州雷山鱼酱酸这一非遗食材的标准化和市场化案例入选。

海底捞雷山鱼酱酸项目入选非遗保护传承案例,乡村振兴新典范(图1)

自2023年起,海底捞产品研发团队就着手开发一款酸香味型的新品锅底,经过大量对比,最终将目光放在了贵州雷山县的“鱼酱酸”上。2024年6月,海底捞与雷山县政府联合举办了雷山鱼酱酸开坛仪式,并推出新品雷山酸汤锅,以及搭配此锅底的整套夏季新品。同时,海底捞被雷山县人民政府授权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鱼酱酸指定推广机构”。 海底捞雷山酸汤锅的成功上市不仅提升了雷山鱼酱酸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当地辣椒种植等相关产业发展,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当地农户的收益。

海底捞雷山鱼酱酸项目入选非遗保护传承案例,乡村振兴新典范(图2)

鱼酱酸制作技艺十分考究,将爬岩鱼和多种香料一起放在坛中发酵数月,富含的鱼类蛋白经过发酵产生浓烈的鲜香,形成了独特的口感。2019年6月, 雷山县鱼酱酸制作技艺就入选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受制于产业发展有限、动能不足等因素,雷山本地农业和工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叠加当地市场化程度低,农副产品质量不高,当地农副产品较难走出贵州。海底捞产品研发团队深入产地源头,工艺帮扶,将其业内领先的生产管理和食安管理经验带进当地工厂,助力雷山鱼酱酸生产工艺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

与此同时,海底捞依照业内领先的食品安全标准,建立了农产品追溯体系,并为当地合作企业提供了技术指导,确保了产品质量和生产的稳定性。口感上也根据不同地区的用餐习惯做了调整,使其更适合大众口味。自2024年6月鱼酱酸上市以来,海底捞的雷山酸汤锅底已在全国门店销量突破160万份,成为今年夏季新品的“爆款”。

除雷山鱼酱酸项目外,近年来,海底捞与多个农产品产地合作,充分发挥自身规模化采购优势,助力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