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业内 正文

中美科学家精确测定2亿多年前大灭绝时间

作者:网络 时间:2024-02-02 06:00 点击:
导读:

  新华社南京2月1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中、美两国科研人员运用高精度同位素测年,最新测定了二叠纪末赤道等低纬度地区发生陆地生物大灭绝的时间。这一研究揭示了不同生态系统对环境恶化有不同的响应速度,有助于人们更准确地还原出生物大灭绝进程。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树忠介绍,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大型灭绝事件,超过八成的海洋物种和约九成的陆地物种因此消失。此前科学界普遍认为,此次大灭绝发生在约2.52亿年前,但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系统的大灭绝进程,还缺乏更为细致的研究。

  此次,研究团队通过十余年的野外采样和高精度同位素测年,首次精确测定了二叠纪末期低纬度地区陆地生物大灭绝发生的具体时间。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不同纬度陆地灭绝和海洋灭绝的时间进行了比对,体现出不同生态系统在大灭绝期间的特点。

  最新的采样测年显示,在二叠纪末期,赤道等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开始于2.5188亿年前。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至少比海洋生物大灭绝开始的时间晚约6万年,至少比高纬度地区的陆地生物大灭绝开始晚约43万年。

  研究人员还根据全球古生物大数据库,对大灭绝前后不同纬度带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低纬度地区不仅生物灭绝发生得较晚,灭绝率也相对较低,这可能说明当时低纬度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环境抗压能力。

  “以最新的测年结果为依据,我们可以更精确地还原出2亿多年前那场生命浩劫的发生过程。在二叠纪末期,陆地生物大灭绝最早开始于高纬度地区,逐渐推进到中纬度、低纬度地区。而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则有独特的规律,总体来说发生得更为迅速。”沈树忠说。

  相关研究成果1日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