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行天下――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观察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文明行天下――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观察
新华社记者任沁沁
护学岗上,守护孩子安全过马路;车流中,为平安出行保驾护航;严查酒驾不放松……他们点亮四季“平安灯”。
平凡的生活图景里,有无数公安交警的坚守挺立,也有万千你我对文明交通的朴素愿景。今年12月2日是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倡议社会各界协同共建文明交通,人人共享交通文明。
护航人民安全出行
11月17日6时50分,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迎春小学门口,交警杨传峻的身影准时出现。近20米宽的马路上车流不息,他要护送每个孩子过斑马线到校门口。
“一想到迎春小学的孩子们36年没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受伤,我就觉得这大半辈子值了。”肤色黝黑、微驼着背,杨传峻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全国各地公安交警守护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的使命和责任。
今年8月,公安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6)》进一步践行“文明交通”从娃娃抓起。9月18日,公安部、教育部在京联合召开视频会,就学生交通安全提升行动进行部署。
福建泉州洛江交警大队民警们来到学校,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带孩子们了解如何避让大车盲区、安全过马路,为正确佩戴头盔的家长和学生派发交警“小熊”玩偶。交通安全意识在沉浸式、零距离的活跃互动中“生根发芽”。
天津公安交管部门联合教育部门,在中心城区30所中小学校试点实施接送学生“闪送”措施,保障了良好的道路通行秩序。
护平安、保畅通、防事故,不仅在校园周边,神州大地处处闪现着披荆斩棘、奋不顾身的藏蓝身影,全国公安交警为建设安全文明的交通出行环境筑牢了坚实基础。
暴雨倾盆、风沙漫天、骄阳似火、天寒地冻……为了群众出行平安顺畅,广大公安交警不惧恶劣天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冲锋向前的身影。
提升现代化交通治理能力
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3亿辆,机动车驾驶人5.2亿人。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汽车大国、交通大国。
面对人民对美好出行更高层次的需求,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创新提出事故预防“减量控大”总体思路,在道路交通机动化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全国重特大事故由2017年的9起,下降至2022年的1起,较大事故减少了近一半,自2019年10月以来连续45个月未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破解城市交通精细管理难题,今年4月,公安部交管局发布了《深化城市道路交叉口精细治理工作方案》,在全国开展深化城市路口精细治理工作。
6月1日,公安交管服务群众服务发展10项便利措施正式实施,从深化减证便民、服务群众出行、创新“互联网+交管”服务三方面,出台优化城市公交专用道管理、推广轻微交通事故线上视频快处等措施,让群众出行体验更加安心、舒畅;为便利老年人网上办理交管业务,推出“交管12123”APP大字版等。
群众痛点在哪里,管理的着力点就要跟进到哪里。针对各地“飙车炸街”严重扰民问题,今年6月,公安部就“飙车炸街”部署专项行动,仅一个月就查处6500余起。
公安部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提升交通现代化治理能力,丰富交通安全治理模式,优化顶层设计,健全法治建设,注重科技赋能,为社会大众创造良好出行体验。
涵育新时代交通文明
交警、司机、骑行人;酒驾、超速、碰瓷;一盔一带、违规电动三四轮……一言一语皆用心,一颦一笑有内容,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相声小品专场近日在京举行,用幽默而富有内涵的艺术形式,倡导“自律、包容、礼让、文明”的现代文明交通理念。
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十多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交通新风尚逐渐形成,全民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显著增强。
今年的主题“文明交通 你我同行”,将“文明”放在首要位置。各地公安交管部门持续创新宣传方式,深化交通安全意识,涵育文明交通理念。
文化润人心,交通安全大篷车走遍大江南北,助力形成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明出行新风气;交管部门推出的歌曲《汉字话安全》《交通安全四季歌》阐释“礼”“让”“守”“和”的精神内涵,升华了文明交通理念。
河北廊坊公安交警邀请非遗传承人,把交通安全元素融入传统剪纸艺术,用非遗文化语言讲述交通安全新故事。陕西西安公安交警以书法艺术、古琴、木偶剧演出等形式创新诠释交通安全的重要意义。
接地气、有生气、聚人气,不断丰富的交通安全精神文化产品,让安全、文明、守法出行理念春风化雨、入脑入心。
文明交通建设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与每一个你我息息相关。当人人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交通,新时代交通文明便将浸润、守护我们的平安生活。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