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教育是一种生态系统,应珍视“不一样”

作者:admin 时间:2023-05-13 10:16 点击:
导读:

  本报记者 顾学文

  去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规定,每年5月15日国际家庭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在第二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即将到来之际,本刊推出“家庭教育”系列访谈,精选近期出版的与家庭教育相关的图书,与这些优秀图书的作者展开对话,多角度打量当下家庭教育的现状,以期更好地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诚如促进法所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需“紧密结合、协调一致”,本刊在图书选择方面会兼顾家长、教育工作者、心理卫生工作者等不同视角。

  首篇访谈,对话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校长、上海教育年度十大人物万玮。作为沪上知名学校的校长,万玮在出版了10本教学、教育管理相关著作后,推出的第11本新著,谈的正是家庭教育――《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他在书中写道:“养育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技巧。建立关系的主动权,在父母手里。”在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让人们对现代教育产生动摇的时候,他提醒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特别警惕经验主义,要站在未来、站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看当下教育、看家庭教育。

  出版序列中的“另类”

  读书周刊:自1996年进入平和工作,到最近出版《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您迄今共出版了11本书。《班主任兵法》系列让您一炮而红,之后您又出版了《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教师的五重境界》《学校管理的本质》《教育只有一个主题》等,这一系列出版物都是立足学校教育,面向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而《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是一个突然的转向――从学校教育转到家庭教育。

  从教这么多年,您“阅学生无数”,每个学生身上都带着家庭教育的烙印,您对家庭教育一定是有非常全面的观察和非常深刻的思考的,但写这本书,不担心您的校长身份会招致家长微词,被认为是站在学校立场批评家长吗?因为现在家长们有一肚子的委屈,类似“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的说法,让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万玮:被您这么一说,这本书确实成了我的出版序列中的“另类”。我先交代一下这本书的出版缘由。这本书是过去5年我在校内外各种场合谈家庭教育的演讲合集,主要分享我在几十年教育实践和管理中搜集到的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以及我自身对家庭教育的感悟,还有我大量阅读家庭教育类书籍后的心得。

  我不担心被说成是学校在甩锅给家庭,因为影响一个孩子的成长,本来就有三个主要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交互作用。家长读这本书,也不会觉得我在甩锅,因为我没有用高高在上的、指责的态度谈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虽然当下的家庭教育确实出现了比较多的问题。出版这本书,更多是源于一种责任感。我们是教育的专业人士,既然是专业人士,就应该尽可能地发挥我们的引领作用,尽可能地对家庭教育产生一些影响。不是说我们要去教家长怎么做家长,而是在他们碰到问题、感到困惑时,读这本书,可以得到启发。

  当然,最好是在问题还没发生之前,家长就能领悟到如何避免问题的产生。我见过这么多孩子,一再发现,有些孩子真的就是开窍晚,家长看不到这一点,非要去逼孩子,可能就把孩子心里的一个“活结”搞成了“死结”。本来这个“结”都不需要家长去解,孩子长着长着,这个结就自然脱落了。可是,家长面对自己的一个或两个孩子,他的认知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只有等他的孩子长大了,他或许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在此过程中孩子和家长都非常痛苦,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我在书中所写的,无非就是这么多年来我看到这么多孩子而归纳出来的成长规律。现在怎么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在多年之后长成什么样子,我是在把教育的结果提前告诉家长。悟性高的家长一看就明白了,悟性不高的家长可能还会继续纠结于细节。

  培养孩子不只是一家、一校的事,而关乎民族发展。我们培养的是国之栋梁,未来要有能力接过接力棒;教育面对的是未来,虽然要兼顾当下,但绝不能为了当下而牺牲未来。我理解自己的工作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不是为自己的职称,不是为某一个学校的发展。教育不该只有职业教育人关注,而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飞鸟、蜻蜓和蚂蚁之眼

  读书周刊:教育,国之大者。您前面说不要纠结于细节,您在书中也提倡一种大教育观。

  万玮:是的,我总是试图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教育问题。

  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说,教育研究需要三个视角――飞鸟之眼、蜻蜓之眼和蚂蚁之眼。这三个视角分别对应宏观、中观与微观。

  飞鸟视野开阔,它看到的是大目标,拥有大格局,对地面上微小的物体不那么在意。用飞鸟之眼看家庭教育,是指考虑大问题、元问题。你的孩子因你而来,却不属于你,而且终将离你而去。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命运。

  蜻蜓飞行时有一定的高度,通过蜻蜓之眼,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长的周期里关注孩子的发展问题,最重要的是给到孩子三样东西。

  第一是安全感。孩子的安全感跟童年的经历有关,童年的经历会深深地影响成年后的生活,如果孩子在童年期获得的爱与关怀足够多,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很充足。反之,如果孩子在童年期有心理创伤,就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印痕,它潜伏在孩子的意识深处,一受到外部刺激就会跳出来,影响孩子的人生。

  第二是见识度。很多事情,你经历过,就知道了;经历得多,就分得清好坏。我们要拓宽孩子的视野,不要去限制他,同时也要允许他去体验、去犯错,不要圈养孩子。

  第三是意志力。意志力的本质是自我管理能力,也就是自律,家长总管着孩子,是管不出自制力、内驱力的。

  蚂蚁的视野有限,但是对所见之物的观察细致入微。要用蚂蚁之眼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对孩子的“星球”保持好奇,不要等孩子出问题了,家长还很懵懂,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的一点是,蚂蚁之眼不是让你瞪大眼睛去看孩子的缺点。你不能要求一个孩子样样事情做得滴水不漏,成年人都做不到。

  过于精细化的家庭教育,容易导致孩子成年后人格与心理的不健全。家长不要对孩子管头管脚,而是去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修炼自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比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养育孩子重要得多。第二件事,建立连接。养育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种技巧。我们要关注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连接。只要心是联通的,父母与孩子在一起时即便不说话,也是一种很好的陪伴。如果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即便天天在一起,父母也很难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建立这种关系的主动权在父母手里。

  感恩心、利他心和建设心

  读书周刊:这就聊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怎样的人。

  万玮:我个人认为,优秀的学生应该具备三个品质。

  一是感恩心。有感恩心的人,比较容易满足,对身边的人也比较友善,别人可能因此更愿意帮助他。有感恩心的人也更幸福――当人心存感恩时,更少出现诸如妒忌、愤怒、仇恨等负面情绪。

  感恩心的对立面是指责心。具有指责心的人总是向外归因,而不会向内反省,把周边环境弄得一塌糊涂,被他指责的人不开心,他自己也不开心。一些家长自身就是这样的,没有为孩子示范如何感恩。

  二是利他心。我们都说情商很重要,其实,所谓高情商,就是心里装着别人,也就是有利他心。中国家长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什么是龙、什么是凤?满脑子只考虑自己的人,不是龙和凤。如何培养孩子的利他心?举个特别小的例子。有些家长随意训斥孩子,从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他们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是自己心直口快,想啥说啥。只顾自己舒服,却不考虑别人感受,是利他心不足的一种典型表现。家长这样,孩子将来也容易成为这样的人。

  三是建设心。拥有建设心的人,可称为建设者。建设者的对立面是破坏者。我们学校曾有个孩子,天分高,读书不费力。2016年他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毕业感言时,有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自己在平和学习的12年里,从一名破坏者成长为一名建设者。他小的时候,常在课上挑老师毛病,搞得老师很尴尬。上了高中之后,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一次,我向他征询对任课老师的看法,我以为他的看法会比较犀利,但出乎我意料的是,他给所有老师都作了正面评价,还把每位老师的优点列了出来。其中有位年轻老师,比较缺乏经验,我原本以为会受他批评,他却说,这位老师特别好,常常在学校待到很晚,为学生答疑解惑。接着,我问他个人情况。他说其他都好,就是不小心得了个“D”,也就是纪律警告。我问原因,他说其实是个误会。有一次,他被一位老师叫去说事情,导致上课晚到了两分钟,恰好被学生处主任看到,不由分说给了个“D”。我说你可以申诉。他笑了笑说:“我以前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这个D也是该得的。”

  家长们可以启发孩子去想想,是否因为他的存在,而让家庭变得更好、社区变得更好、学校变得更好?未来他们离开学校,走上社会,是否能成为民族崛起的中坚力量?再往高里说,他们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

  具备感恩心、利他心、建设心的孩子,在我看来,才是优秀的孩子。

  学会教育的“断舍离”

  读书周刊:家长可能都知道焦虑对自己、对孩子都不会有好处,但依然无法放下焦虑。您有什么建议吗?

  万玮:我的书分上中下三编,中编“教育的有用与无用”带有一些哲学色彩,谈的就是这个问题。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美学概念。例如,一朵生长在深山之中的花儿很美,但没有人看到,这种美是天然的,无目的的。但它的形式的美在偶然被人看到之后,反而满足了审美的“合目的性”。有些家长恰恰反过来,是“有目的的不合目的性”。他们内心焦虑、急功近利、揠苗助长,教育的目的性太强,结果培养出来的孩子反而远离了原来的教育目的。什么叫有用?什么叫无用?现在看来有用的,将来可能无用;现在看来无用的,将来可能就满足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教育者应把眼光放长远,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教育,何为有用,何为无用,何为成功,何为失败,难说得很。

  我常常建议家长要学会教育的“断舍离”,断是断绝无用,舍是舍弃多余,离是脱离执念。我们需要通过“断舍离”,抛弃头脑中无谓的干扰,回归初心,找到影响孩子成长的要素,将其排列成一个相互咬合的系统,然后行动。行动的结果又会给出正面的反馈,让每一次的输入都形成下一次的输出,家长的内在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改变由此发生。

  “断舍离”的底层逻辑是接纳自己。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一个有趣的悖论是,当我接受我本来的样子时,我就能改变了。”与其抱怨人生,不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前提是接纳自己。当你全心全意接纳自己时,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

  读书周刊:家长的焦虑可能和所有的孩子都在被同一把尺子测量有关。

  万玮:评价多元化非常重要。爱因斯坦曾说,每个人都是天才。可是如果用爬树来评估一条鱼的能力,那么鱼一生都会觉得自己很愚蠢。在多元评价方面,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个多年前毕业、现在发展得非常好的学生,见到我时说:“万校长,您还记得我吗?我很感激您。我在高中部读书时整天游荡。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游荡到了校长办公室,正好让您给碰上了。那时,我的头发有点长,校服穿得也不整齐,还因为当时不知道您是谁而跟您顶撞,结果被您带进了校长办公室。我觉得自己完了,可没想到,您没有批评我,反而心平气和地跟我说,天气冷,在校服里面穿件毛衣,然后让我走了。”我对这件事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实际上,那时我还不是校长,而是校长助理,甚至那时脾气还有些暴躁,但我庆幸自己没对他发火。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案例。学校到底给了这个孩子什么?他今天的成就中,有多少是学校给他的?思来想去,我觉得可能允许他在学校里到处游荡,就是给到他的最大财富。他告诉我,他的初中学校是不允许他游荡的,老师一见他游荡就批评他。有时老师看见他在打球,会问他为什么打球。他说作业做好了,就打会儿球。老师就会说,作业做好了,还可以自己找题做。但在平和,只要他把自己的事情做完了,就可以做任何他自己喜欢的事。

  家长的焦虑来自对子女的期望。我们希望子女沿着我们给他们设计的方向走,每一步都要达到我们设定的目标。但是,今天我看到身边很多人到了20岁、30岁乃至40岁,突然意识到父母以往给他设计的那条路不是他真正想要走的路。对此,其中大多数人已经没有力气反抗了;也有一些人,鼓起勇气挣脱出来,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我经常对一些焦虑的家长说:“你们对孩子的期望,有可能是对的,是孩子将来能接受的;也有可能是不对的,是孩子不能接受的。”这不仅是家长需要警醒的,也是学校教育者需要警醒的。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好的教育不会浪费孩子的天赋。

  读书周刊:怎样才能做到不浪费孩子的天赋?

  万玮:最重要的是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尤其是学习方式。每个孩子有每个孩子的内在节奏。一项任务布置下去,有些人总是立即行动,比截止日期提前很多时间完成。另一些人则有拖延症。传统观点认为拖延症不好,最新观点认为有适度拖延症的人也许更有创造力。

  学习本来是人的天性之一,就如同牛会吃草、婴儿会吮吸一样,不用教就会。但是,如果我们把一群牛牵到草地上排好队形,还要研究队形是秧田式好还是圆桌式好;然后,我们教这些牛吃草的步骤――第一步,把嘴张开,要张多少度,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第二步,把头低下来,可明明有些牛喜欢站着吃,有些牛喜欢坐着吃,不行,要找一头牛来示范。这头牛的吃法,就叫标准答案。这么一搞,本来喜欢学习的孩子,不会学习、不愿学习了,最终厌学了。

  读书周刊:您在书里说,人心里都有一台“发动机”,可现在有些孩子的“发动机”熄火了。

  万玮: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奖励无处不在。有些学校甚至使用代金券或者校园币,直接将奖励物质化。在家庭中也是,孩子考100分回家,父母一张笑脸;孩子考得不理想回家,父母恶声恶气。这其实也是一种外部奖励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怀特在1959年提出:“在发展能力中,比起只通过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进行奖励,任何动物都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内在动机:自主掌控人生的力量》一书的作者爱德华・L.德西在1971年发表的论文中,成功地用实验证明了金钱等外部奖励会对人的内在动机产生伤害。

  驱动力大致分为两大类:外部控制与内在动机。外部控制无外乎两种形式,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是奖励,大棒是惩罚。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不由自主地想控制孩子的行为。面对控制,孩子会表现出两种态度:一种是顺从,另一种是反抗。有些人家鸡飞狗跳,那是孩子在反抗;有些人家风平浪静,家长不要高兴得太早,要看孩子是否在远离父母,远离是另一种更为可怕的反抗。

  真正有效的激励来自内部,家长应专注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机。实际上,人有三种内在的心理需求:自主、胜任和联结。自主,指人希望成为本源,而不是棋子;胜任,指人希望所做的事情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即便面临挑战,通过努力也可达成;联结,指在自主与胜任的同时,感受到与他人的联系,如爱与被爱、关心与被关心。当这三种内在的心理需求尤其是自主的需求被满足后,内在动机才可能被充分激发。

  奖励作为一种外部控制手段,短期有效,长期有毒。从长期看,支撑孩子走过漫漫一生的还是内在动机。

  要特别警惕经验主义

  读书周刊:ChatGPT让人们意识到,人工智能具备全面替代人类工作的可能性,面对这样的未来,您认为家庭教育给到孩子最好的准备是什么?

  万玮:教育者要特别警惕经验主义。经验是一把双刃剑,其好处是,我们找到自己认同的一些原则、结论、规律、模型后,能够高效甚至自动化地处理一些问题;坏处是,一旦形成思维定式,我们就会囿于其中而不自知,故步自封、刻舟求剑。今天的家长和孩子,相当于爷孙辈,当中隔着时代的鸿沟,孩子未来的处境和我们是完全不一样的,逻辑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不是你过去的经验,而是教给孩子面对未来的勇气、乐观、团队合作。

  应试是在固定的知识框架内反复训练,让你不要出错。创新人才做10件事,错9件都没关系,只要做成了1件。应试出来的孩子,你给他一个问题,他满脑子想的是标准答案是什么。可是,真实世界哪有那么多标准答案?社会好比一个生态系统,要允许突变,如果我们的教育是整齐划一的,那一旦环境有变化,统一的东西就不适应了,突变的东西反而也许能活下来。要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要有多样的学校、多样的教育。很多学校在提高下限的同时,压制了上限。家长也是,要容忍下限低的孩子,如果你非要提高他的下限,可能把他的上限搞没了。

  未来文凭可能会消亡;未来一些企业可能自己培养人才,不需要学校“赚差价”。从个体来说,只要孩子能自食其力,家长就应该安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9042297号-4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