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14家养殖公司5月份销售生猪超1226万头 专家:头部企业产能不减行业难言见底

作者:admin 时间:2023-06-10 06:52 点击:
导读:

  本报记者 桂小笋

  深陷亏损的生猪养殖行业,目前头部企业的产能去化状况变化并不明显。

  据《证券日报》记者梳理,截至6月9日,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大北农等14家沪深公司发布了5月份的生猪销售数据,根据这些数据计算,这14家公司在5月份的生猪销售超过1226万头(含商品猪、仔猪、种猪)。而从单家公司的公告内容细节来看,不少龙头企业的5月份销售数据环比仍在增长。

  对于这种现象,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分析师介绍,当前,大型企业产能变化不大,而近几年来,我国生猪生产格局的变化,头部养殖企业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已占市场30%左右的份额,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在头部企业未出现实质化去产能的背景下,行业难言见底。

  养殖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从已发布的5月份销售数据的上市公司公告中可知,今年前5个月,生猪养殖量升而价跌,亏损状况比较明显。产业链的状况来看,目前,养殖成本仍在下跌,根据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饲料出厂价格整体呈现下降,对于养殖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所缓解。

  布瑞克农产品集购网研究总监林国发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饲料出厂价格整体来看是下降的,从监测的数据来看,出厂价格下调发生过4至5次,上调仅1至2次,大部分饲料厂仅上调一次。”

  “饲料出厂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饲料成本影响,其中最直观的是玉米、豆粕两大饲料原料价格走势。2023年3月末豆粕价格低点较2022年11月中旬历史高点下调2000元/吨,除了豆粕价格走低,玉米价格逐步走低,加上年后小麦价格较玉米价格具有明显价格优势,且饲料中添加小麦可以有效降低豆粕添加量,进一步降低饲料成本。”林国发解释,全球谷物供应充足,价格走低,国内方面养殖效率提升,虽然当前生猪存栏偏高,但总饲料需求没有明显增加,加上化肥、农资、柴油等农业生产材料价格走低,饲料原料价格整体震荡偏弱,下半年饲料价格仍有下降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养殖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生猪养殖企业的成本压力,但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人士认为,这种缓解“未能治本”,头部企业没有出现实质性去产能,是当前生猪养殖困境的根本原因。

  未出现实质性去产能

  林国发介绍,目前生猪养殖行业主要矛盾是产能偏大,且未出现实质性去产能,行业仍需要通过摸底过程,最终养殖成本高企业先开始主动压减产能,行业才有机会真正见底。

  卓创资讯研究员曹慧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相较于原料端价格的跌幅程度而言,原料价格的持续下行其实并没有给到生猪养殖端更多的利润空间。未来生猪产业链的整合将围绕价值转化过程展开。饲料、屠宰两端相对工业化程度较高,养殖环节的生产效率提升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业化”的过程。规模化追求总量成本的经济效益,而资本化则是追求生产效率进而提升行业门槛。

  曹慧解释,新周期视角下,产能驱动仍是基础。不过,利润驱动的短期生产节奏调整成为新周期的重要变量。近三年来,生猪出栏量增长速度与猪料比价中的养殖预期盈利水平变化趋势保持了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低利润水平往往对应了高出栏同比。这体现出了基于短期盈利的养殖企业决策结果,即通过扩大出栏量进一步保证企业销售收入总水平的稳定。可以预见,随着规模企业在市场中的话语权逐步增强,短期生产节奏受养殖预期盈利的影响程度也会不断增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