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急性肝衰竭新型预后模型 有望提升患者生存率

作者:admin 时间:2023-10-31 07:32 点击:
导读:

  本报北京电 (戴欣、韩琳)药物性肝衰竭是急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病医学部邹正升教授、纪冬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其他科研团队,针对非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药物所致的急性肝衰竭创建了新型预后模型。该模型可以推测患者当前生存率,经验证准确度高达90%以上。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肝病学》杂志上。

  根据是否由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竭,可将药物性肝衰竭分为两类。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肝衰竭在西方国家较为常见,其预后相对较好。而国内90%以上药物性肝衰竭是服用除对乙酰氨基酚以外的药物导致的,其病死率高达80%左右。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需要进行紧急肝移植治疗。因此,及时预测生存率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国际目前缺乏相应的大样本研究。

  该团队联合国内多家医院,创建了全球最大样本队列,最终阐明了与药物性肝衰竭生存率高度相关的5个因素,即凝血功能障碍程度、肝性脑病程度、是否使用人工肝、是否使用乙酰半胱氨酸、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基于此创建的新型无创列线图模型(DIALF-5),可在肝衰竭后的不同时间点将5个因素量化评分,预测当时的生存率。对于生存率低的患者,及时启动肝移植治疗。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