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去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达九点五万亿元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10 07:20 点击:
导读:

  □记者 梁倩

  11月9日,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和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在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式上联合发布了《2023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海洋发展指数为120.6,同比提升2.5%,海洋发展稳中提质。

  《报告》显示,海洋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2022年经济民生指数为123.9,比上年增长3.8%。2022年,海洋生产总值9.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海洋经济增长显示了较强的韧性。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9%,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海洋渔民人均纯收入达3.2万元,社会民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明显提高。2022年资源利用指数为122.0,比上年增长4.0%。2022年,用海用岛审批程序不断优化,批准用海面积19万公顷,海洋空间资源保障有力。海上风电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16.2%,海洋能源开发利用能力显著增强。海水淡化日产能力比上年增加50万吨,海水利用能力稳步提高。

  高水平开放不断拓展。2022年对外开放指数为121.8,比上年增长3.0%。2022年,沿海港口积极开辟外贸新航线,国际航线集装箱吞吐量比上年增长5.0%,航运发展助力外贸稳定增长。沿海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创历史新高,达1484亿美元,国际贸易投资实现新突破。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2022年科技创新指数为124.2,比上年增长2.0%。2022年,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人均研发投入有所下降,比上年下降近10万元,但人才队伍规模逐渐壮大,研发人员比上年增长7.0%。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每万名海洋研发人员发表海洋科技论文数和专利授权数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2.8%。

  近年来,我国海洋科技攻关不断提速,一批海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此外,海洋产业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加快。“海上风电+”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首次实现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直供海上油气田群,广东青洲、福建兴化湾、山东昌邑等“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示范项目稳步开展。天津港建成数字化料场平台,提升煤炭采制样系统智能化水平;日照港正式上线运行采用“5G+物联网”等新技术实施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智慧设备管理平台,提升智慧绿色港口效能。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副主任崔晓健表示,近年来,随着海洋领域宏观政策显效发力,国内需求持续释放,海洋经济延续较快恢复态势。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建加快推进,海洋资源供给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经营主体信心有所提振,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向好。预计随着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恢复,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海洋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完善,海洋经济将实现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