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肠道真菌可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

作者:admin 时间:2023-11-29 07:35 点击:
导读: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11月27日记者获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研究员陈豪燕和研究员洪洁团队,首次揭示了肠道真菌具有预测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作用,且肠道真菌预测准确性较细菌更高。该研究为筛选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答者及提高免疫治疗的适用性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细胞》子刊《细胞・宿主与微生物》。

  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B)的研发是癌症治疗的重大突破。然而,只有一小部分癌症患者对ICB治疗有应答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结构能影响癌症患者使用ICB的有效性。然而,人体肠道菌群的构成主要由饮食和生活方式决定,不同地区或人种间的肠道菌群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先前研究中与ICB疗效相关的肠道菌群特征结果并不一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学者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合分析,以确定在不同研究中普遍存在的能预测ICB应答的细菌,并对细菌的预测性能进行了评估。然而,肠道细菌的预测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真菌是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塑造宿主免疫和维持肠道内稳态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肠道真菌与ICB应答的关系目前尚不清楚。

  此项研究整合了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肿瘤类型的使用ICB治疗的患者的9个宏基因组队列,同时计算了肠道真菌及细菌双界微生物组丰度,发现了可用于预测ICB治疗应答的真菌及细菌标志物。研究团队通过构建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癌症患者对ICB的应答反应。

  结果显示,肠道真菌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且其预测效能比细菌更高。此外,整合细菌及真菌双界标志物进行预测时会达到最好的预测效能。根据真菌标志物预测的ICB治疗的应答者,其肿瘤免疫微环境中有更多的耗竭性T细胞浸润,且该类患者的生存期优于不应答者。双界网络分析及微生物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真菌能在应答者肠道中将淀粉发酵成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ICB治疗的应答。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ICB治疗的应答者及不应答者全面的泛癌肠道真菌谱,发现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双界微生物标记物,突出了真菌在预测免疫治疗疗效方面的潜力,有望提高ICB治疗的适用性,为利用双界微生物标记物预测ICB疗效、改善应答提供新思路。”陈豪燕认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