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销售假“耐克”被提起公益诉讼 被告支付赔偿金用于消费领域公益活动

作者:admin 时间:2023-12-27 07:39 点击:
导读:

  本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周某销售假冒的“耐克”服饰和鞋子,被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提起公益诉讼。近日在法院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周某在媒体上刊登公开道歉信,并支付销售金额3倍的赔偿金1.14万元到重庆市消委会指定账户,用于开展消费领域的公益活动。

  2020年7月,周某从重庆地摊市场购进明知是假冒耐克注册商标的服饰和鞋子,随后对外销售,销售金额共计3800元。经注册商标代理人鉴定,案涉商品均为冒牌货。周某的行为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该案已被移送至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

  民事责任方面,重庆市消委会认为,周某在明知购进的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情形下,仍以获利为目的对外销售,其行为不仅侵犯了注册商标专用权,损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还破坏了诚信经营的市场秩序以及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今年11月12日,在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检察院的支持下,重庆市消委会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将周某诉至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诉请法院判处周某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支付销售金额3倍的赔偿金到原告指定账户,用于原告开展消费宣传、消费体察、消费调查、比较试验等消费领域的公益活动。

  近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庭前调解,周某对其销售假冒耐克商品的行为十分后悔和内疚,认可、接受重庆市消委会的诉求,最终与重庆市消委会达成上述调解协议。

  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5月至今年12月,在检察机关的支持下,重庆市消委会共提起消费公益诉讼45件,其中食品药品安全13件、知识产权保护15件、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10件、未成年人保护3件、产品质量3件、不公平格式合同条款1件,涉及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金3062.84万元,帮助农民销售惠农产品712.85万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