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讯 正文

我国最深地热科探井完钻 助力深层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

作者:用户投稿 时间:2024-04-09 09:23 点击:
导读: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记者杜燕飞)我国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8日完钻,井深达5200米,刷新了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标志着我国

  人民网北京4月8日电 (记者杜燕飞)我国首口超5000米深层地热科学探井――福深热1井8日完钻,井深达5200米,刷新了我国地热科学探井的最深纪录,标志着我国干热岩勘探在地区和深度上取得新进展,助力我国华南地区深层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利用。

  据介绍,福深热1井属于深层干热岩地热井,采用“双驱钻井+高压喷射”等多项自主创新技术。自2023年8月开钻以来,该井在近3900米钻获温度达150摄氏度的地热储层,在5000米深度钻获温度超过180摄氏度的地热储层,达到国家能源行业标准规定的干热岩温度界限,达到科学探井预期目标和任务要求。

  专家表示,地热能是一种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等特点。当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多以浅层和中深层的水热型地热为主,而埋深3000米以下的深层地热,尤其是干热岩资源的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加,深层地热能的开发将成为未来能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此前在2023年世界地热大会上表示,要加快地热技术的创新。重点开发高温地热发电、中深层地热供暖、干热岩勘探开发等关键技术和关键设备,提高地热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地热能技术推广应用和示范。统筹资源情况和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地热能供暖、制冷、发电,探索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新型管理技术和市场运行模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我国深部高温地热资源探测、评价、选区、钻完井、人工热储建造和开发技术起步较晚。建议查明我国深部地热资源“家底”,加大深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建设地热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和高层次人才队伍。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福深热1井开展深化研究和现场试验,建成我国华南首个深层地热产学研一体化现场试验研究平台和开发利用示范平台,探索形成适用于华南地区的深层地热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1 早报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2024138443号

苏公网安备32130202081338号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早报网观点。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违法立即与我们联系客服 106291126@qq.com 对其相关内容进行删除。
早报网登载文章只用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早报网》官方网站:www.zhgzbw.cn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Top